鼻疽
- 拼音bí jū
- 注音ㄅ一ˊ ㄐ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鼻疽[ bí jū ]
⒈ ?馬、驢、騾等牲口的一種慢性傳染病,由鼻疽桿菌引起,在內(nèi)臟、鼻腔黏膜和皮下形成小結(jié)節(jié),壞死后,變成潰瘍,癥狀是流帶膿的鼻涕。
英glanders;
引證解釋
⒈ ?馬、騾、驢中蔓延最廣、危害最嚴(yán)重的一種傳染病。通常馬為慢性,騾、驢為急性。人、駱駝和貓等亦能感染。病原為鼻疽桿菌。急性鼻疽的病狀為呼吸迫促,咳嗽,流膿樣鼻涕,鼻黏膜和皮下形成結(jié)節(jié),壞死后,變成潰瘍,病畜日見瘦削,以至死亡。
鼻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疽 | jū | 疒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疽 jū(ㄐㄨ) ⒈ ?中醫(yī)指一種毒瘡:癰疽。 造字法 形聲:從疒、且聲 English ulcer, carbuncle, abscess |
鼻 | bí | 鼻 | 14畫 | 基本字義 鼻 bí(ㄅ一ˊ) ⒈ ?嗅覺器官,亦是呼吸的孔道:鼻子。鼻竇。鼻孔。鼻腔。鼻涕。鼻音。鼻煙(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狀的煙)。仰人鼻息。嗤之以鼻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nose 造字法 會意:從自、從畀 English nose; first; KangXi radical 209 |
鼻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鼻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