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甲
- 拼音fú jiǎ
- 注音ㄈㄨˊ ㄐ一ㄚ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伏甲[ fú jiǎ ]
⒈ ?謂埋伏武士或軍隊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埋伏武士或軍隊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楚子 伏甲而饗 蔡侯 於 申,醉而執(zhí)之?!?br />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雜志二》:“謀伏甲 梁氏 之宮,須其入以殺之?!?br />金 蕭貢 《悲長平》詩:“秦 兵伏甲 武安 西, 趙 將非材戰(zhàn)士攜?!?/span>
國語辭典
伏甲[ fú jiǎ ]
⒈ ?暗中埋伏的兵甲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三回》:「宮門盡畢,伏甲齊出,將何進砍為兩段。」
伏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甲 | jiǎ | 田 | 5畫 | 基本字義 甲 jiǎ(ㄐ一ㄚˇ) ⒈ ?天干的第一位,用于作順序第一的代稱:甲子?;祝畾q的人)。 ⒉ ?居于首位的,超過所有其它的:甲等。 ⒊ ?古代科舉考試成績名次的分類:一甲(名為“進士及第”);二甲(名為“進士出身”);三甲(名為“同進士出身”)。 ⒋ ?古代軍人打仗穿的護身衣服,用皮革或金屬葉片制成:盔甲。甲兵。甲士。 ⒌ ?現(xiàn)代用金屬做成有保護功能的裝備:甲板。裝甲車。 ⒍ ?某些動物身上有保護功能的硬殼:龜 |
伏 | fú | 亻 | 6畫 | 基本字義 伏 fú(ㄈㄨˊ) ⒈ ?趴,臉向下,體前屈:伏臥。伏案讀書。 ⒉ ?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 ⒊ ?屈服,承認錯誤或受到懲罰:伏法。伏輸。伏辯(伏罪的供狀,亦作“伏辨”)。 ⒋ ?使屈服:降伏。降龍伏虎。 ⒌ ?隱藏:伏兵。埋伏。 ⒍ ?農(nóng)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階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nd over、hot seasons、subide、pronate 相關(guān)字詞 起 造字法 會意:從亻、從犬 English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 |
伏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伏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