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食
- 拼音dà shí
- 注音ㄉㄚˋ ㄕ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大食[ dà shí ]
⒈ ?波斯語T?zī(Tay)或T?jīk的音譯。原為一伊朗部族之稱。唐以來,我國用以稱阿拉伯帝國。
⒉ ?我國古代對南海某一地之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波斯 語(Tay)的音譯。原為一 伊朗 部族之稱。 唐 以來,我國用以稱 阿拉伯帝國。
引唐 杜環(huán) 《經(jīng)行記·大食國》:“大食 一名 亞俱羅。其 大食 王號 暮門,都此處。其士女瓌偉長大,衣裳鮮潔,容止閑麗。”
《新唐書·西域傳下·大食》:“大食,本 波斯 地。男子鼻高,黑而髯。女子白晳,出輒鄣面。日五拜天神?!?br />《宋史·外國傳六·大食》:“唐 永徽 以后,﹝ 大食 ﹞屢來朝貢。其王 盆泥末換 之前謂之 白衣大食,阿蒲羅拔 之后謂之 黑衣大食?!?/span>
⒉ ?我國古代對南海某一地之稱。 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下·訶陵》:“上元 間,國人推女子為王,號‘悉莫’,威令整肅,道不舉遺。按, 馬來 語稱海為tajik,又轉(zhuǎn)而為Tumasik,即 新加坡 與今 馬來西亞 柔佛州 之合稱, 大食 可能指這一地區(qū)。參閱 馮承鈞 《西域地名》。
引大食 君聞之,齎金一囊置其郊,行者輒避。”
《宋史·外國傳五·闍婆》:“西至海四十五日,南至海三日,汎海五日至 大食國?!?/span>
國語辭典
大食[ dà shí ]
⒈ ?國名。即阿拉伯帝國,回教教祖穆罕默德所創(chuàng)建。
引《新唐書·卷二二一·西域傳下·大食傳》:「大食,本波斯地。男子鼻高,黑而髯。好白皙,出輒鄣面。」
德語Arabien (Eig, Geo)?, Tariq ibn Ziyad (????? ?? ?????, DMG ?āriq ibn Ziyād)?, muslimischer Eroberer des Westgotenreichs (711–714)? (Eig, Pers, ca. 670 - ca. 720)?
大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食 | shí sì yì | 飠 | 9畫 | 基本字義 食 shí(ㄕˊ) ⒈ ?吃:食肉。食欲。 ⒉ ?吃的東西:食品。糧食。零食。豐衣足食。 ⒊ ?俸祿:“君子謀道不謀食”。 ⒋ ?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(xiàn)象:日食。月食。 其他字義 食 sì(ㄙˋ) ⒈ ?拿東西給人吃:食母(乳母)。 其他字義 食 yì(一ˋ) ⒈ ?用于人名:酈食其( jī )(中國漢代人)。 異體字 蝕 飠 饣 飼 漢英互譯 eat、eclipse、food、edible、meal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eat; meal; food;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 |
大 | dà dài tài | 大 | 3畫 | 基本字義 大 dà(ㄉㄚˋ) ⒈ ?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(qiáng)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 ⒉ ?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 ⒊ ?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 ⒋ ?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 ⒌ ?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 ⒍ ?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 ⒎ ?時間更遠(yuǎn):大前年。 ⒏ ?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 |
大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大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