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蟻
- 拼音bái yǐ
- 注音ㄅㄞˊ 一ˇ
- 繁體白蟻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白蟻[ bái yǐ ]
⒈ ?等翅目的一種像螞蟻的昆蟲,群居,取食木材,對森林、建筑、橋梁等為害極大。
英termite;
引證解釋
⒈ ?亦稱“白螘”。昆蟲名。形似螞蟻,有白翅。群居,吃食木材,是危害枕木、橋梁、房屋、堤防、森林等的大害蟲。 巴 蜀 多此,故又名巴蟻。
引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挽歌》:“埏門只復(fù)閉,白蟻相將來。”
宋 蘇軾 《兩橋》詩之二:“千年誰在者?鐵柱 羅浮 西;獨有石鹽木,白螘不敢躋?!?br />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蟲二·白蟻》:“白蟻,即蟻之白者。一名螱,一名飛螘。穴地而居,蠹木而食,因濕營土,大為物害。初生為蟻蝝,至夏遺卵生翼而飛,則變黑色,尋亦隕死。性畏烰炭桐油竹鷄云?!?br />《新民晚報》1990.4.9:“發(fā)現(xiàn)白蟻,一定要向滅蟻組報告?!?/span>
⒉ ?駿馬名。
引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周穆王 八駿:赤驥、飛黃、白蟻、華騮、騄耳、騧騟、渠黃、盜驪?!?/span>
⒊ ?酒面漂浮的白色泡沫。亦借指酒。
引元 房皞 《和楊叔能之字韻》:“白蟻千家酒,黃花九日詩。”
國語辭典
白蟻[ bái yǐ ]
⒈ ?動物名。昆蟲綱等翅目。已知者約一千九百種,產(chǎn)于熱帶及亞熱帶。外形似螞蟻,但體色較淺,身體較柔軟。其社會結(jié)構(gòu)極為一致,不像螞蟻常因種別而異,多以木質(zhì)為食。
白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蟻 | yǐ | 蟲 | 9畫 | 基本字義 蟻(蟻) yǐ(一ˇ) ⒈ ?〔螞蟻〕昆蟲的一科,種類很多,一般體小,呈黑、褐紅等色,多在地下做窩,群居生活。簡稱“蟻”:蟻封(蟻穴外隆起的小土堆)。蟻聚。蟻命(喻微賤的生命)。蟻民(舊時人民對官府的自稱,多用于訴狀呈文)。 異體字 蟻 螘 漢英互譯 ant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義聲 English ants |
白 | bái | 白 | 5畫 | 基本字義 白 bái(ㄅㄞˊ) ⒈ ?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?明亮:白晝。白日做夢。 ⒊ ?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?純潔:一生清白。白璧無瑕。 ⒌ ?空的,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?沒有成就的,沒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說。 ⒎ ?沒有付出代價的:白吃白喝。 ⒏ ?陳述:自白。道白(亦稱“說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?與文言相對:白話文。 ⒑ ?告語:告白(對公眾的通知)。 ⒒ ?喪事:紅白喜事(婚事和喪事)。 |
白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白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