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紀
- 拼音yī jì
- 注音一 ㄐ一ˋ
- 繁體一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紀[ yī jì ]
⒈ ?歲星(木星)繞地球一周約需十二年,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。有條理的一部分。
引證解釋
⒈ ?歲星(木星)繞地球一周約需十二年,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。但古又有以四歲一小周(《素問·六微旨大論》)、三十年(《素問·天元紀大論》)、七十六年(《易乾鑿度》)、一千五百二十歲(《詩·大雅·文王序》疏引《三統(tǒng)歷》)為一紀者。
引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文公 在 狄 十二年, 狐偃 曰:‘蓄力一紀,可以遠矣?!?br />韋昭 注:“十二年,歲星一周為一紀?!?br />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神思》:“張衡 研《京》以十年, 左思 練《都》以一紀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見促行騎走筆酬贈》詩:“投荒垂一紀,新詔下荊扉?!?br />清 顧炎武 《過李子德》詩:“憶昔論交日,星霜一紀更?!?/span>
⒉ ?有條理的一部分。
引《靈樞經(jīng)·官能》:“黃帝 問於 歧伯 曰:‘余聞九鍼於夫子眾多矣,不可勝數(shù),余推而論之,以為一紀?!?/span>
一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紀 | jì jǐ | 纟 | 6畫 | 基本字義 紀(紀) jì(ㄐ一ˋ) ⒈ ?記載:紀年。紀元。紀行( xíng )。紀實。紀念。紀傳( zhuàn )體(中國傳統(tǒng)史書的一種體裁,以人物傳記為中心敘述史實,“紀”是帝王本紀,“傳”是其他人物的列傳)。紀事本末體(中國傳統(tǒng)史書的一種體裁,以重要事件為綱,將一段歷史完整地記載下來)。 ⒉ ?記年代的方式:一紀(古代指十二年)。世紀(一百年)。 ⒊ ?地質(zhì)年代分期的第二級,紀以下為“世”,紀以上為“代”。 ⒋ ?法度:紀律。 |
一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