鵝鸛
- 拼音é guàn
- 注音ㄜˊ ㄍㄨㄢˋ
- 繁體鵝鸛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鵝鸛[ é guàn ]
⒈ ?亦作“鵝鸛”。
⒉ ?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丙戌,與華氏戰(zhàn)于赭丘。鄭翩愿為鸛,其御愿為鵝?!倍蓬A注:“鸛、鵝皆陳名?!焙蠹匆浴谤Z鸛”并舉指軍陣。
⒊ ?水鳥天鵝與鸛鳥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鵞鸛”。
⒉ ?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丙戌,與 華氏 戰(zhàn)於 赭丘。
引鄭翩 愿為鸛,其御愿為鵝。”
杜預 注:“鸛、鵝皆陳名?!?br />后即以“鵝鸛”并舉指軍陣。 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火列具舉,武士星敷,鵝鸛魚麗,箕張翼舒。”
薛綜 注:“鵝鸛魚麗,并陣名也。謂武士發(fā)於此而列行,如箕之張,如翼之舒也?!?br />唐 權德輿 《明經(jīng)策問》之一:“陣為鵞鸛,戰(zhàn)豈捷於魚麗;詛以犬雞,信寧優(yōu)於牛耳?!?br />明 徐渭 《李伯子畫冊序》:“然魚鳥鵝鸛具載陣法中。”
陳去病 《自廈門泛海登鼓浪嶼有感》詩:“番舶正連鵝鸛陣,怒濤如振鼓鼙聲?!?/span>
⒊ ?水鳥天鵝與鸛鳥。
引宋 孔武仲 《汴河》詩:“共夫鵝觀行天上,遙與谷中相應答。”
明 徐渭 《長干行》:“月落沙昏尋不見,滿江鵝鸛弔雄雌。”
國語辭典
鵝鸛[ é guàn ]
⒈ ?一種古代軍陣。
引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:「火列具舉,武士星敷,鵝鸛、魚麗、箕張、翼舒?!?/span>
鵝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鸛 | guàn | 鳥 | 22畫 | 基本字義 鸛(鸛) guàn(ㄍㄨㄢˋ) ⒈ ?鳥,羽毛灰白色或黑色,嘴長而直,形似白鶴,生活在江、湖、池沼的近旁,捕食魚蝦等。 異體字 鸛 鵍 漢英互譯 marabou、stork 造字法 形聲:左聲右形 English crane, grus japonensis; stork; Ciconia species (various) |
鵝 | é | 鳥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鵝(鵝) é(ㄜˊ) ⒈ ?家禽,比鴨子大,頸長,喙扁闊,尾短,體白色或灰色,額部有肉質(zhì)突起,雄的突起較大,頸長,腳大有蹼,善游水:白鵝。鵝毛。鵝卵石。鵝毛大雪。 異體字 鵝 鵞 ? ? 漢英互譯 goose、goosey、goosie 造字法 形聲:從鳥、我聲 English goose |
鵝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鵝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