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侶
- 拼音fǎ lǚ
- 注音ㄈㄚˇ ㄌㄩˇ
- 繁體法侶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法侶[ fǎ lǚ ]
⒈ ?猶道友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道友。
引南朝 梁武帝 《金剛般若懺文》:“恆 沙眾生,皆為法侶。”
《南史·孫瑒傳》:“時(shí) 興皇寺 慧朗法師 該通釋典, 瑒 每造講筵,時(shí)有抗論,法侶莫不傾心?!?br />前蜀 杜光庭 《皇太子青城山修齋詞》:“召十洲之法侶,約三洞之玄科?!?/span>
國語辭典
法侶[ fǎ lǚ ]
⒈ ?僧侶。
引南朝梁·武帝〈金剛般若懺文〉:「恒沙眾生,皆為法侶?!?/span>
法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侶 | lǚ | 亻 | 8畫 | 基本字義 侶 lǚ(ㄌㄩˇ) ⒈ ?伴:侶伴。伴侶。愛侶。情侶。舊侶。 ⒉ ?結(jié)為伴侶:“侶魚蝦而友麋鹿”。 異體字 侶 漢英互譯 associate、companion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呂聲 English companion; associate with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(jì)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(dú)立參與民事活動(dòng)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(dān)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法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法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