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則
- 拼音yí zé
- 注音一ˊ ㄗㄜˊ
- 繁體遺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遺則[ yí zé ]
⒈ ?亦作“遺?”。
⒉ ?指前代留傳下來的法則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前代留傳下來的法則。
引《楚辭·離騷》:“雖不周於今之人兮,愿依 彭咸 之遺則?!?br />王逸 注:“遺,餘也。則,法也?!?br />南朝 齊 王儉 《褚淵碑文》:“思 衛(wèi) 鼎之垂文,想 晉 鐘之遺則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祭穆質(zhì)給事文》:“虔虔小子,夙奉遺則?!?br />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說例》:“一二三四,百官所以紀(jì)數(shù),則《管子》其遺則也?!?/span>
遺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則 | zé | 刂 | 6畫 | 基本字義 則(則) zé(ㄗㄜˊ) ⒈ ?模范:以身作則。 ⒉ ?規(guī)程,制度:規(guī)則。總則。原則。細(xì)則。 ⒊ ?效法:則先烈之言行。 ⒋ ?表示因果關(guān)系,就,便:聞過則喜。 ⒌ ?表示轉(zhuǎn)折,卻:今則不然。 ⒍ ?表示肯定判斷,乃,是:此則余之罪也。 ⒎ ?用在一、二、三……等數(shù)字后,列舉原因或理由:一則房子太小,二則參加的人數(shù)多。 ⒏ ?與“做”相近(中國宋、元、明代小說、戲劇里常用):則甚(做什么)。 ⒐ ?量詞,指成文的條數(shù):新聞兩 |
遺 | yí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遺(遺) yí(一ˊ) ⒈ ?丟失:遺失。遺落。 ⒉ ?漏掉:遺忘。遺漏。 ⒊ ?丟失的東西,漏掉的部分:補遺。路不拾遺。 ⒋ ?余,留:遺留。遺俗。遺聞。遺址。遺風(fēng)。遺憾。遺老(a.經(jīng)歷世變的老人;b.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 ⒌ ?死人留下的:遺骨。遺言。遺囑。 ⒍ ?不自覺地排泄:遺尿。遺精。 ⒎ ?生物體的構(gòu)造和生理機(jī)能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:遺傳。 ⒏ ?拋棄:遺棄。 異體字 遺 漢英互譯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、leave |
遺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遺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