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文
詞語解釋
成文[ chéng wén ]
⒈ ?形成文字,寫在紙上。
例已有腹稿,尚未成文。
一條不成文的規(guī)定。
英write;
⒉ ?現(xiàn)成的文章。
英written article;
引證解釋
⒈ ?形成樂章、文采、文辭、禮儀等的總稱。
引《荀子·樂論》:“故樂者,審一以定和者也,比物以飾節(jié)者也;合奏以成文者也?!?br />《韓詩外傳》卷五:“若夫重色而成文,累味而備珍,則圣人所以分賢愚,明貴賤。”
漢 揚雄 《法言·君子》:“君子言則成文,動則成德?!?br />漢 班固 《白虎通·情性》:“禮者,履也,履道成文也?!?br />晉 潘岳 《笙賦》:“邇不逼而遠(yuǎn)無攜,聲成文而節(jié)有敘。”
《古今小說·明悟禪師趕五戒》:“自幼聰明,舉筆成文,琴棋書畫,無所不通。”
⒉ ?現(xiàn)成的文章。
引漢 蔡邕 《上封事陳政要七事》:“其高者頗引經(jīng)訓(xùn)風(fēng)喻之言,下則連偶俗語,有類俳優(yōu),或竊成文,虛冒名氏?!?br />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申左》:“斯蓋當(dāng)時國史已有成文, 丘明 但編而次之,配經(jīng)稱傳而行也?!?br />清 金一 《文學(xué)觀》:“夫謂語必己造,事不古同,誠不免以刻覈待古人,雖以《六經(jīng)》之尊,除《大易》而外,若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,類皆集成典成文而為書者也。”
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論詩三札》:“我國雖無‘散文詩’之成文,然如 屈原 《卜居》、《漁父》諸文以及 莊子 《南華經(jīng)》中多少文字,是可以稱為‘散文詩’的。”
⒊ ?用文字固定下來,成為書面。
引《魏書·常景傳》:“案如經(jīng)禮,事無成文;即之愚見,謂不應(yīng)服?!?br />徐懷中 《西線軼事》一:“適應(yīng)了隨時隨地面對各種嚴(yán)格的要求,適應(yīng)了多少條成文不成文的紀(jì)律規(guī)定。”
國語辭典
成文[ chéng wén ]
⒈ ?已成的文章。
引漢·蔡邕〈上封事陳政要七事〉:「其高者頗引經(jīng)訓(xùn)風(fēng)喻之言,下則連偶俗語,有類俳優(yōu),或竊成文,虛冒名氏?!?/span>
⒉ ?形成樂章、文章等。
引《文選·潘岳·笙賦》:「邇不逼而遠(yuǎn)無攜,聲成文而節(jié)有敘?!?br />《喻世明言·卷三〇·明悟禪師趕五戒》:「自幼聰明,舉筆成文,琴棋書畫,無所不通。」
⒊ ?已成規(guī)律的條文。
引《魏書·卷八二·常景傳》:「案如經(jīng)禮,事無成文;即之愚見,謂不應(yīng)服?!?/span>
英語written, statutory
法語écrit, statutaire
成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文 | wén | 文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文 wén(ㄨㄣˊ) ⒈ ?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:燦若文錦。 ⒉ ?刺畫花紋:文身。 ⒊ ?記錄語言的符號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辭。 ⒋ ?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(guān)的:文憑。文藝。文體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獻(xiàn)(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)。文采(a.文辭、文藝方面的才華;b.錯雜艷麗的色彩)。 ⒌ ?人類勞動成果的總結(jié):文化。文物。 ⒍ ?自然界的某些現(xiàn)象:天文。水文。 ⒎ ?舊時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文。繁文縟節(jié)(過多的 |
成 | chéng | 戈 | 6畫 | 基本字義 成 chéng(ㄔㄥˊ) ⒈ ?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)。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 ⒉ ?事物發(fā)展到一定的形態(tài)或狀況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學(xué)成才。蔚然成風(fēng)。 ⒊ ?變?yōu)椋洪L成。變成。 ⒋ ?可以,能行:成,就這么辦。 ⒌ ?稱贊人能力強:他辦事麻利,真成。 ⒍ ?夠,達(dá)到一定數(shù)量:成年累( lěi )月。 ⒎ ?已定的,定形的:成規(guī)。成俗。成見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 ⒏ ?十分之一: |
成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成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