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見
- 拼音shí jiàn
- 注音ㄕˊ ㄐ一ㄢˋ
- 繁體時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時見[ shí jiàn ]
⒈ ?指諸侯不在規(guī)定期間朝見天子。
⒉ ?常見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諸侯不在規(guī)定期間朝見天子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,秋見曰覲,冬見曰遇,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?!?br />鄭玄 注:“時見者,言無常期?!?/span>
⒉ ?常見。
引唐 李白 《訪戴天山道士不遇》詩:“樹深時見鹿,溪午不聞鐘?!?br />唐 戴叔倫 《過柳溪道院》詩:“日斜深巷無人跡,時見梨花片片飛。”
國語辭典
時見[ shí jiàn ]
⒈ ?古代諸侯不定期覲見天子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「時見曰會?!?br />漢·鄭玄·注:「時見者,言無常期?!?/span>
⒉ ?定期會見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「寡君有社稷之事,不獲春秋時見?!?/span>
時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(jīng)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(xiàn)在的,當(dāng)前的:當(dāng)時。時下。時務(wù)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(diǎn)至次日凌晨一點(diǎn)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(diǎn)至一點(diǎn)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(xiàn)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見 | jiàn xiàn | 見 | 4畫 | 基本字義 見(見) jiàn(ㄐ一ㄢˋ) ⒈ ?看到:看見。罕見。見微知著。見義勇為。見異思遷。 ⒉ ?接觸,遇到:怕見風(fēng)。見習(xí)。 ⒊ ?看得出,顯得出:見效。相形見絀。 ⒋ ?(文字等)出現(xiàn)在某處,可參考:見上。見下。 ⒌ ?會晤:會見。接見。 ⒍ ?對事物觀察、認(rèn)識、理解:見解。見地(見解)。見仁見智(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 ⒎ ?助詞,表示被動或?qū)ξ胰绾危阂娡?。見教。見諒(原諒我)。見笑(被譏笑)。 其他字 |
時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時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