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師
- 拼音chū shī
- 注音ㄔㄨ ㄕ
- 繁體出師
- 詞性動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出師[ chū shī ]
⒈ ?完成從師學藝。
英finish one’s apprenticeship;
⒉ ?率兵征討。
例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——杜甫《蜀相》
英dispatch troops to fight; send out an army;
引證解釋
⒈ ?出兵。
引《左傳·文公十六年》:“夫 麇 與 百濮,謂我饑不能師,故伐我也。若我出師,必懼而歸?!?br />《后漢書·吳漢傳》:“每當出師,朝受詔,夕即引道,初無辦嚴之日。”
唐 韓愈 《元和圣德詩》:“負鄙為艱,縱則不可,出師征之,其眾十旅?!?br />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緬甸歸誠本末》:“乙巳出師。會天大雨,三晝夜不絶?!?br />茅盾 《喜劇》:“那時 上海 還是 孫傳芳 的勢力,那時國民革命軍還沒有出師北伐?!?/span>
⒉ ?徒工期滿學成。
引韓少華 《紅點頦兒》二:“我學了三年零一節(jié),剛出師,就‘晉’到了前柜?!?/span>
國語辭典
出師[ chū shī ]
⒈ ?出兵。
引《左傳·文公十六年》:「夫麇與百濮,謂我饑不能師,故伐我也。若我出師,必懼而歸?!?br />《漢書·卷九四·匈奴傳下》:「出師征伐,斥奪此地。」
近出兵
反撤兵
⒉ ?學徒從師學藝,期滿藝成稱為「出師」。也作「出道」。
例如:「他在店里做了三年學徒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出 師了。」
出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師 | shī | 巾 | 6畫 | 基本字義 師(師) shī(ㄕ) ⒈ ?教人的人:老師。導師。師傅。師生。師徒。師德。良師益友。好( hào )為人師。 ⒉ ?擅長某種技術的人:工程師。醫(yī)師。技師。 ⒊ ?效法:師法古人。 ⒋ ?榜樣:師范。 ⒌ ?指由師徒或師生關系產(chǎn)生的:師母。師兄。師弟。師妹。 ⒍ ?對和尚或道士的尊稱:法師。禪師。 ⒎ ?軍隊:會師。出師。 ⒏ ?軍隊的編制單位,團或旅的上一級:師長。師座。 ⒐ ?一國的首都:京師。 ⒑ ?姓。 異體字 師 漢英互譯 divi |
出 | chū | 凵 | 5畫 | 基本字義 出(齣) chū(ㄔㄨ) ⒈ ?從里面到外面:出訪。初出茅廬。出籠。 ⒉ ?往外拿,支付:出力。出錢。出謀畫策。入不敷出。 ⒊ ?離開:出發(fā)。出軌。出嫁。 ⒋ ?產(chǎn)生,生長:出產(chǎn)。出品。出人才。 ⒌ ?發(fā)生:出事。 ⒍ ?顯露:出現(xiàn)。出名。 ⒎ ?超過:出色。出類拔萃(超出同類之上)。 ⒏ ?來到:出席。出勤。 ⒐ ?引文、典故來源于某處:出處( chù )。語出《孟子》。 ⒑ ?顯得量多:這米出飯。 ⒒ ?放在動詞后,表示趨向或效果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