箋注
- 拼音jiān zhù
- 注音ㄐ一ㄢ ㄓㄨˋ
- 繁體箋註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箋注[ jiān zhù ]
⒈ ?古籍的注解。
英annotation; notes and commentaries on ancient texts;
引證解釋
⒈ ?指注釋文義。
引唐 韓愈 《施先生墓銘》:“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。箋注紛羅,顛倒是非?!?br />宋 蘇轍 《初發(fā)嘉州》詩(shī):“云有古 郭生,此地苦箋注?!?br />清 阮元 《小滄浪筆談·重修鄭公祠碑》:“﹝ 鄭公 ﹞所學(xué)《易》、《書》、《詩(shī)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、《論語(yǔ)》、《孝經(jīng)》,箋注百餘萬(wàn)言。”
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綜其體制,約為四類:紀(jì)述之文也,箋注之文也,議論之文也,比賦之文也?!?br />瞿秋白 《文藝雜著·涴漫的獄中日記》:“那些學(xué)者的箋注亦暫不刊布,因?yàn)樗麄冏约赫f(shuō)研究尚未成熟,可以緩些發(fā)表?!?br />同“箋注”。 明 王鏊 《震澤長(zhǎng)語(yǔ)·經(jīng)傳》:“其后 鄭玄 之徒,箋註訓(xùn)釋,不遺餘力?!?br />清 袁枚 《隨園詩(shī)話》卷七:“李、杜、韓、蘇 不斤斤於分音列譜,何也?空諸一切,而后能以神氣孤行;一涉箋註,趣便索然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箋注[ jiān zhù ]
⒈ ?古書的注解。
引唐·韓愈〈施先生墓銘〉:「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,箋注紛羅,顛倒是非。」
箋注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注 | zhù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注 zhù(ㄓㄨˋ) ⒈ ?灌進(jìn)去:注入。注射。大雨如注。 ⒉ ?(精神、力量)集中在一點(diǎn):注視。注目。注意。 ⒊ ?用文字來(lái)解釋詞名:注解。注釋。注音。夾注。 ⒋ ?解釋詞句所用的文字:注疏(注解和解釋注解的文字的合稱)。 ⒌ ?記載,登記:注冊(cè)。注銷。 ⒍ ?賭博時(shí)所下金錢財(cái)物:下注。賭注。 ⒎ ?量詞,多用于款項(xiàng)或交易:一注錢。 異體字 丶 澍 註 疰 漢英互譯 annotate、infuse、pour、record、stakes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主聲 English |
箋 | jiān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箋(箋) jiān(ㄐ一ㄢ) ⒈ ?注釋:箋注。 ⒉ ?小幅華貴的紙張,古時(shí)用以題詠或?qū)憰牛罕愎{。信箋。 ⒊ ?書信:箋札。箋牘。華箋。 ⒋ ?文體名,書札、奏記一類:箋奏。奏箋(多呈皇后、太子、諸王)。 異體字 箋 牋 椾 ? ? 漢英互譯 annotation、commentary、letter、writing 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戔聲 English note, memo; stationery; comments |
箋注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箋注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