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符
- 拼音bīng fú
- 注音ㄅ一ㄥ ㄈ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兵符[ bīng fú ]
⒈ ?古時調遣軍隊的憑證。
例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英commander's tally;
⒉ ?兵書。
例天遣玄女下,受黃帝兵符,伏蚩尤?!妒酚洝の宓郾炯o》
英book on the art of War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調兵遣將用的一種憑證。
引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嬴(侯嬴 )聞 晉鄙 之兵符常在王臥內,而 如姬 最幸,出入王臥內,力能竊之?!?br />唐 劉禹錫 《汴州刺史廳壁記》:“長慶 四年,詔書命 河南 尹 敦煌 令狐公 來蒞來刺,錫之介圭、使印、兵符?!?br />京劇《取南郡》第十四場:“如此 南郡 城池兵符印信,一并交與先生掌管,本帥帶兵出城助戰(zhàn)去也?!?/span>
⒉ ?借指兵權。
引《南史·劉峻傳》:“敬通 當 更始 世,手握兵符,躍馬肉食?!?br />清 洪楝園 《后南柯·立約》:“手握兵符自主張?!?br />子虛子 《湘事記·軍事篇一》:“忠浩 頗負 湘 望,既握兵符,隱以 曾國藩 平 洪 楊 自命,反對革命最力?!?/span>
⒊ ?兵書,兵法。
引唐 李嶠 《安輯嶺表事平罷歸》詩:“絳宮韜將略, 黃石 寢兵符。”
國語辭典
兵符[ bīng fú ]
⒈ ?古代武將發(fā)布命令的信符。
引《史記·卷七七·魏公子傳》:「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,而如姬最幸,出入王臥內,力能竊之?!?br />《三國演義·第五回》:「次日筑臺三層,遍列五方旗幟,上建白旄黃鉞,兵符將印,請紹登壇。」
⒉ ?兵書。
兵符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符 | fú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符 fú(ㄈㄨˊ) ⒈ ?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將用的憑證:虎符。符信。符節(jié)。 ⒉ ?代表事物的標記、記號:符號。音符。 ⒊ ?相合:符合。言行相符。 ⒋ ?道士畫的驅使鬼神的圖形或線條:符咒。護身符。 ⒌ ?古代稱祥瑞的征兆:符瑞。符應( yìng )(指天降“符瑞”,與人事相應)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苻 漢英互譯 accord with、symbol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付聲 English i.d. tag, tally, symbol, charm |
兵 | bīng | 八 | 7畫 | 基本字義 兵 bīng(ㄅ一ㄥ) ⒈ ?武器:兵器。兵刃。兵不血刃(兵器上面沒有沾血,指不經過戰(zhàn)斗而取得勝利)。 ⒉ ?戰(zhàn)士,軍隊:兵士。兵卒。兵丁。兵戎相見(指武裝沖突)。 ⒊ ?與軍事或戰(zhàn)爭有關事物的統(tǒng)稱:兵法。兵家。兵機。兵釁(戰(zhàn)爭的爭端)。兵書。兵諫(進諫時以武力要挾,迫使必從)。兵荒馬亂。兵貴神速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rms、soldiers 相關字詞 卒 造字法 會意:從丘、從八 English soldier, troops |
兵符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兵符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