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時
- 拼音liù shí
- 注音ㄌ一ㄡˋ ㄕˊ
- 繁體六時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六時[ liù shí ]
⒈ ?攻伐他國的六種時機。
⒉ ?佛教分一晝夜為六時:晨朝、日中、日沒、初夜、中夜、后夜。
⒊ ?古分一晝夜為十二時,晝夜分言,則謂“六時”。常以指白日。
引證解釋
⒈ ?攻伐他國的六種時機。
引《逸周書·武紀》:“伐國有六時、五動、四順。間其疏,薄其疑,推其危,扶其弱,乘其衰,暴其約,此謂六時?!?/span>
⒉ ?佛教分一晝夜為六時:晨朝、日中、日沒、初夜、中夜、后夜。
引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乃起九層磚墖,形相巍然,六時虔拜?!?br />吳兆宜 注:“《龍樹十住論》:菩薩晝夜各有三時,於此六時禮拜十方諸佛。”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印度總述》:“六時合成一日一夜,晝?nèi)谷??!?br />唐 李商隱 《題白石蓮華寄楚公》詩:“白石蓮花誰所共?六時長捧佛前燈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仙壇倡和詩》之三:“已悔六時違凈業(yè),誰傳四始立詩宗?!?/span>
⒊ ?古分一晝夜為十二時,晝夜分言,則謂“六時”。常以指白日。
引《南齊書·武帝紀》:“喪禮每存省約,不須煩民。百官停六時入臨,朔望祖日可依舊?!?br />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五娘到京知夫行蹤》:“七寶樓晶光耀日,六時里頻響洪鐘。”
清 周亮工 《須江延醫(yī)》詩:“過嶺人傳多瘴癘,六時茗粥自兢兢。”
六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(jīng)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(xiàn)在的,當(dāng)前的:當(dāng)時。時下。時務(wù)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至一點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(xiàn)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六 | liù lù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六 liù(ㄌ一ㄡˋ) ⒈ ?數(shù)名,五加一(在鈔票或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陸”代):六書(古時分析漢字形、音、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)。六甲。六藝(a.古時指“禮”、“樂”、“射”、“御”、“書”、“數(shù)”六種技藝;b.六經(jīng))。六欲(佛教名詞,指“色欲”、“形貌欲”、“威儀姿態(tài)欲”、“言語音聲欲”、“細滑欲”、“人想欲”;泛指人的各種欲望)。六合(“東”、“南”、“西”、“北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,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|
六時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六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