皋蘭
- 拼音gāo lán
- 注音ㄍㄠ ㄌㄢˊ
- 繁體皋蘭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皋蘭[ gāo lán ]
⒈ ?亦作“皐蘭”。
⒉ ?澤邊的蘭草。
⒊ ?山名。在今甘肅省蘭州市南。
⒋ ?舊縣名。即今甘肅省蘭州市。漢設(shè)金城縣,明為蘭縣,清改皋蘭縣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皐蘭”。
⒉ ?澤邊的蘭草。
引《楚辭·招魂》:“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,皐蘭被徑兮斯路漸?!?br />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五:“清露被皐蘭,凝霜霑野草?!?br />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藉皐蘭之猗靡,蔭脩竹之蟬蜎?!?/span>
⒊ ?山名。在今 甘肅省 蘭州市 南。
引《漢書·霍去病傳》:“轉(zhuǎn)戰(zhàn)六日,過 焉支山 千有餘里,合短兵鏖 皐蘭 下。”
南朝 梁元帝 《鄭眾論》:“況復(fù)風(fēng)生 稽落,日隱 龍堆,翰海 飛沙, 皋蘭 走雪?!?br />唐 沉佺期 《被試出塞》詩:“辛苦 皋蘭 北, 胡 霜損 漢 兵。”
⒋ ?舊縣名。即今 甘肅省 蘭州市。漢 設(shè) 金城縣,明 為 蘭縣,清 改 皋蘭縣。
引清 姚鼐 《<停云堂遺文>序》:“皋蘭 王誡亭 先生,固 秦 中之聰明才杰士也?!?/span>
皋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蘭 | lán | 丷 | 5畫 | 基本字義 蘭(蘭) lán(ㄌㄢˊ) ⒈ ?指“蘭草”和“蘭花”:蘭艾(“蘭花”和“艾草”,喻君子和小人)。蘭譜(結(jié)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,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。蘭有香味,喻情投意合)。蘭摧玉折(喻賢人夭折,后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死)。 ⒉ ?古書上指“木蘭”。 ⒊ ?古同“欄”,家畜圈( juàn )。 ⒋ ?古同“斕”,斑斕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蘭 漢英互譯 orchid、orchis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闌聲 English orchid; elegant, graceful |
皋 | gāo háo | 白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皋 gāo(ㄍㄠ) ⒈ ?水邊的高地,岸:江皋。漢皋。 ⒉ ?沼澤,湖泊:“鶴鳴于九皋”。 其他字義 皋 háo(ㄏㄠˊ) ⒈ ?號呼;呼告:“來瞽令皋舞”。 異體字 咎 皐 睪 臯 鼛 造字法 會意 |
皋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皋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