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和
- 拼音fù hè
- 注音ㄈㄨˋ ㄏㄜˋ
- 詞性動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附和[ fù hè ]
⒈ ?隨著別人說或做。
例點頭附和。
英echo; chime in with; follow; parrot; in chorus; trail after;
引證解釋
⒈ ?對別人的言行隨聲應和(多含貶義)。
引唐 孫樵 《罵僮志》:“口口附和,不敢指破。”
《古今小說·沉小霞相會出師表》:“或時唾駡 嚴 賊,地方人等齊聲附和?!?br />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三:“雖然不好說他們是共同造謠,至少是附和者?!?/span>
⒉ ?依附勾結。
引宋 葉適 《國子監(jiān)主簿周公墓志銘》:“聲連勢合,附和傾朝廷?!?br />《明史·鄒智傳》:“李林甫、牛仙客 與 高力士 相附和,而 唐 政不綱?!?/span>
⒊ ?響應,追隨。
引孫中山 《革命原起》:“自同盟會成立以后,則事體日繁,附和日眾?!?br />李劼人 《死水微瀾》第五部分十一:“何況是同知前程,更無須附和新學,自居于逆黨了?!?/span>
國語辭典
附和[ fù hè ]
⒈ ?自己毫無定見,隨他人意見或行動而同聲應和。
引《文明小史·第三二回》:「你如何倒附和起新黨來?索性要開學堂了?!?/span>
近附帶 附合 附會 贊成
英語to agree, to go along with, to echo (what sb says)?
德語sich unkritisch jemandes Meinung anschlie?en
法語faire chorus avec, faire le perroquet, suivre aveuglément
附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和 | hé hè huó huò hú | 口 | 8畫 | 基本字義 和 hé(ㄏㄜˊ) ⒈ ?相安,諧調:和美。和睦。和諧。和聲。和合(a.和諧;b.古代神話中象征夫妻相愛的兩個神)。和衷共濟。 ⒉ ?平靜:溫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氣。和悅。和煦。惠風和暢。 ⒊ ?平息爭端:講和。和約。和議。和親。 ⒋ ?數(shù)學上指加法運算中的得數(shù)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 ⒌ ?連帶:和盤托出(完全說出來)。和衣而臥。 ⒍ ?連詞,跟,同:我和老師打球。 ⒎ ?介詞,向,對:我和老師請教。 ⒏ ?指日本國:和服(日本式服 |
附 | fù | 阝 | 7畫 | 基本字義 附 fù(ㄈㄨˋ) ⒈ ?另外加上,隨帶著:附體。附件。附帶(a.另外有所補充的;b.非主要的)。附庸。附會(a.把不相關連的事勉強拉到一起,如“牽強附附”;b.組織文章、布局謀篇、命意修辭等創(chuàng)作活動,如“精思附附,十年乃成”)。附贅懸疣。 ⒉ ?同意,贊同:隨聲附和。附議。 ⒊ ?捎帶:“一男附書至”。 ⒋ ?靠近:附近。附耳低言。 ⒌ ?依從:依附。歸附。趨炎附勢。 異體字 孚 坿 駙 漢英互譯 add、appose、attach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