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形
- 拼音shì xíng
- 注音ㄕˋ ㄒ一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示形[ shì xíng ]
⒈ ?古代兵家戰(zhàn)術(shù)用語。指行軍布陣表面所顯示的意圖。語出《孫子·計》:“兵者詭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遠(yuǎn),遠(yuǎn)而示之近?!倍拍磷ⅲ骸啊秱鳌吩唬?鷙鳥將擊,必藏其形。'如匈奴示羸弱于漢使之義也……韓信盛兵臨晉而渡于夏陽,此乃示以近形而遠(yuǎn)襲敵也?!?/p>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兵家戰(zhàn)術(shù)用語。指行軍布陣表面所顯示的意圖。
引語出《孫子·計》:“兵者詭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遠(yuǎn),遠(yuǎn)而示之近。”
杜牧 注:“《傳》曰:‘鷙鳥將擊,必藏其形?!?匈奴 示羸弱於 漢 使之義也…… 韓信 盛兵 臨晉 而渡於 夏陽,此乃示以近形而遠(yuǎn)襲敵也?!?br />《通典·兵六》:“示形在彼,而攻於此。 春秋 時 越 伐 吳,吳子 御於 笠澤,夾水而陳。 越 為左右句卒,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進(jìn)。 吳 師分以御之。 越 以三軍潛涉,當(dāng) 吳 中軍而鼓之。 吳 師大亂,遂敗之。”
清 曾國藩 《羅忠節(jié)公神道碑銘》:“公軍渡 湖 漢 而西。至則示形 杭口 而暗進(jìn) 鼇嶺?!?br />劉伯承 《回顧長征》:“這次, 毛主席 又成功地運用了聲東擊西的靈活戰(zhàn)術(shù),示形于 貴陽 之東,造成敵人的過失,我軍得以爭取時機(jī)突然西去。”
示形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形 | xíng | 彡 | 7畫 | 基本字義 形 xíng(ㄒ一ㄥˊ) ⒈ ?實體:形儀(體態(tài)儀表)。形體。形貌。形容。形骸。形單影只。形影相吊。 ⒉ ?樣子:形狀。形式。形態(tài)。形跡。地形。情形。 ⒊ ?表現(xiàn):形諸筆墨。喜形于色。 ⒋ ?對照,比較:相形見絀。 ⒌ ?狀況,地勢:形勢。 ⒍ ?古同“型”,模子。 ⒎ ?古同“刑”,刑罰。 異體字 侀 漢英互譯 appear、body、compare、entity、form、look、shape 造字法 形聲:從彡、開聲 English form, shape, appearance |
示 | shì | 示 | 5畫 | 基本字義 示 shì(ㄕˋ) ⒈ ?表明,把事物拿出來或指出來使別人知道:示警。示范。示弱。示威。示眾。示意。告示。指示。請示。 ⒉ ?對來信的敬稱:賜示。 異體字 眎 祇 礻 漢英互譯 instruct、notify、show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how, manifest; demonstrate |
示形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示形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