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士
- 拼音xiù shì
- 注音ㄒ一ㄡˋ ㄕ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秀士[ xiù shì ]
⒈ ?德行才藝出眾的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德行才藝出眾的人。 明 清 也稱秀才為秀士。
引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命鄉(xiāng)論秀士,升之司徒,曰選士?!?br />鄭玄 注:“秀士,鄉(xiāng)大夫所考,有德行道藝者?!?br />《呂氏春秋·懷寵》:“舉其秀士而封侯之,選其賢良而尊顯之?!?br />高誘 注:“秀士,儁士?!?br />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十一:“三 楚 多秀士,朝云進(jìn)荒淫。”
唐 沉佺期 《枉繫》詩之二:“今代多秀士,誰能繼明轍?!?br />《醒世恒言·馬當(dāng)神風(fēng)送滕王閣》:“大 唐 高宗 朝間,有一秀士,姓 王 名 勃,字 子安,祖貫 山西 晉州 龍門 人氏?!?/span>
國語辭典
秀士[ xiù shì ]
⒈ ?德行道藝出眾的人。
引《禮記·王制》:「命鄉(xiāng)論秀士,升之司徒,曰選士。」
⒉ ?泛指才華洋溢的讀書人。
引《文選·阮籍·詠懷詩一七首之一七》:「三楚多秀士,朝云進(jìn) 荒淫?!?/span>
近才人
⒊ ?明清時(shí)的秀才。
秀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秀 | xiù | 禾 | 7畫 | 基本字義 秀 xiù(ㄒ一ㄡˋ) ⒈ ?植物吐穗開花,多指莊稼:秀穗。秀而不實(shí)(喻人很聰明,卻未做出實(shí)際成績(jī))。苗而不秀(喻人早死或虛有其表)。 ⒉ ?特別優(yōu)異的,亦指特別優(yōu)異的人:秀異。秀才。優(yōu)秀。后起之秀。 ⒊ ?美麗而不俗氣:秀麗。秀勁。秀俊。秀拔(秀麗而挺拔)。清秀。秀外慧中(外貌俊美,內(nèi)心聰明)。 ⒋ ?中國元明兩代稱貴族、官僚、富室子弟(稱平民子弟為“郎”):不郎不秀(喻不成材或沒出息)。 ⒌ ?茂盛:佳木秀而 |
士 | shì | 士 | 3畫 | 基本字義 士 shì(ㄕˋ) ⒈ ?古代統(tǒng)治階級(jí)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(gè)階層:士族。士大夫。 ⒉ ?舊時(shí)指讀書人:士子。士民。學(xué)士。 ⒊ ?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:士女。 ⒋ ?對(duì)人的美稱:志士。烈士。女士。 ⒌ ?軍銜的一級(jí),在尉以下;亦泛指軍人;上士。士兵。士卒。士氣。 ⒍ ?稱某些專業(yè)人員:醫(yī)士。護(hù)士。 ⒎ ?姓。 漢英互譯 bachelor、person、scholar、soldier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一、從十 English scholar, gentleman; soldier |
秀士的近義詞
秀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