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種
- 拼音huǒ zhǒng
- 注音ㄏㄨㄛˇ ㄓㄨㄥˇ
- 繁體火種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火種[ huǒ zhǒng ]
⒈ ?火源;能引火之物。
例七運(yùn)會(huì)文明火種取自深圳。
英kindling;
引證解釋
⒈ ?屬于火范疇的事物。
引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(duì)俗》:“脂非火種,水非魚屬。”
⒉ ?供引火用的火。
引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回:“操 令軍士往村落中刼掠糧食,尋覓火種?!?br />《水滸傳》第四一回:“侯健 就討了火種,遞與 薛永,將來點(diǎn)著。”
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一編第一章第一節(jié):“山洞里發(fā)現(xiàn)的大量灰燼,不僅說明了他們能初步使用火,也說明他們已能保持火種了。”
⒊ ?喻潛藏的強(qiáng)大力量或強(qiáng)烈感情。
引郭小川 《秋歌》:“不止一次了,節(jié)日的禮花點(diǎn)燃起我心中的火種?!?br />孫犁 《白洋淀紀(jì)事·楊國元》:“我想,如果不只從靜止的方面看他,而想到他的本質(zhì)和他身體里包藏的無限火種的力量,再能激發(fā)這種力量,他就進(jìn)步得快了?!?/span>
⒋ ?火耕。
引唐 劉長卿 《送州人孫沅卻歸句章新營所居》詩:“火種山田薄,星居海島寒?!?br />宋 王禹偁 《畬田調(diào)》:“莫言火種無多利,林樹明年似亂麻。”
國語辭典
火種[ huǒ zhǒng ]
⒈ ?引火的東西。
引《三國演義·第五九回》:「馬超聞之,教軍士各挾草一束,帶著火種,與韓遂引軍并力殺到寨前,堆積草把,放起烈火。」
火種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火 | huǒ | 火 | 4畫 | 基本字義 火 huǒ(ㄏㄨㄛˇ) ⒈ ?燃燒,物質(zhì)燃燒時(shí)所發(fā)出的光和焰:火力?;馉T?;鹪础;鹧妗熁??;鹬腥±酰ㄓ鳛閯e人冒險(xiǎn)出力,而自己吃虧上當(dāng),毫無所獲)。 ⒉ ?緊急:火速。十萬火急。 ⒊ ?指槍炮彈藥等:火藥。火炮。 ⒋ ?發(fā)怒,怒氣:火暴。火性。 ⒌ ?中醫(yī)指發(fā)炎、紅腫、煩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 ⒍ ?形容紅色的:火紅?;鹜?。 ⒎ ?古代軍隊(duì)組織,一火十個(gè)人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夥 灬 煷 漢英互譯 ammunition、anger、fire、urge |
種 | zhǒng zhòng chóng | 禾 | 9畫 | 基本字義 種(種) zhǒng(ㄓㄨㄥˇ) ⒈ ?生物在生態(tài)和形態(tài)上具有不同特點(diǎn)的分類的基本單位:物種。種差( chā ), ⒉ ?植物果實(shí)中能長成新植物的部分,又泛指生物傳代繁殖的物質(zhì):種子。種禽。種畜。撒種。配種。 ⒊ ?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征的人群:人種。種族。 ⒋ ?量詞,表示類別、式樣:種種。兩種人。 ⒌ ?指膽量或骨氣:有種。沒種。 其他字義 種(種) zhòng(ㄓㄨㄥˋ) ⒈ ?把種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長:種地。栽種。 |
火種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火種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