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越
- 拼音zhū yuè
- 注音ㄓㄨ ㄩㄝˋ
- 繁體諸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諸越[ zhū yuè ]
⒈ ?春秋時越國。諸,助詞。后指今浙江紹興一帶。
⒉ ?指百粵。
引證解釋
⒈ ?春秋 時 越國。諸,助詞。后指今 浙江 紹興 一帶。
引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宋 人資章甫而適 諸越,越 人斷髮文身,無所用之。”
郭慶藩 集釋引 李楨 曰:“諸越,猶云 於越。《春秋》 定 五年《經(jīng)》‘ 於越 入 吳 ’, 杜 注:‘於,發(fā)聲也。’《公羊傳》:‘ 於越 者,未能以其名通也?!?何休 注:‘ 越 人自名 於越。此作諸者,《廣雅·釋言》:諸,於也。 《禮記·射義》注:諸,猶於也。是疊韻假借?!?/span>
⒉ ?指 百粵。參見“百粵”。
引《北史·列女傳·隋譙國夫人洗氏》:“夫人幼賢明,在父母家,撫循部眾,能行軍用師,壓服諸 越?!?br />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藥議》:“諸 越 則桃李冬實(shí),朔漠則桃李夏榮,此地氣之不同。”
諸越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諸 | zhū | 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諸(諸) zhū(ㄓㄨ) ⒈ ?眾,許多:諸位。諸君。諸侯。 ⒉ ?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諸渤海之尾。 ⒊ ?猶“之”:“能事諸乎?”。 ⒋ ?猶“于”:“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”。 ⒌ ?語助,無實(shí)在意義:“日居月諸,照臨下土”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諸 漢英互譯 all、various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者聲 English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 |
越 | yuè | 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越 yuè(ㄩㄝˋ) ⒈ ?度過,超出:越過。越冬。越級。越軌。越權(quán)。越境。越位。越獄。越俎代庖。 ⒉ ?聲音、情感揚(yáng)起,昂揚(yáng):激越。聲音清越。 ⒊ ?表示程度加深:越發(fā)(更加)。越加。越快越好。 ⒋ ?消散:“精神勞則越”。 ⒌ ?失墜,墜落:隕越。“射其左。越于車下”。 ⒍ ?中國古民族名:百越(亦作“百粵”)。 ⒎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。后用作浙江省東部的別稱:越劇。越鳧楚乙(“乙”,燕子。喻對于同一事物,由于自身 |
諸越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諸越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