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史
- 拼音zēng shǐ
- 注音ㄗㄥ ㄕ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曾史[ zēng shǐ ]
⒈ ?曾參和史鰍的并稱。古代視為仁與義的典型人物。
引證解釋
⒈ ?曾參 和 史鰌 的并稱。古代視為仁與義的典型人物。
引《莊子·胠篋》:“削 曾 史 之行,鉗 楊 墨 之口?!?br />成玄英 疏:“曾參 至孝, 史魚 忠直?!?br />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顏冉 龍翰鳳雛, 曾史 蘭薰雪白?!?br />清 梅曾亮 《<柏枧山房詩集>自序》:“或三德不振,而揄揚(yáng)過乎 曾 史?!?/span>
曾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史 | shǐ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史 shǐ(ㄕˇ) ⒈ ?自然界和人類社會(huì)的發(fā)展過程,亦指記述、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(xué)科:歷史。通史。斷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學(xué)史。史詩。史部(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,包括各類歷史著作)。史壇。史評。史前(沒有書面記錄的遠(yuǎn)古)。史不絕書。 ⒉ ?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:太史。內(nèi)史。 ⒊ ?古代官職:刺史。御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history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 |
曾 | zēng céng | 曰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曾 zēng(ㄗㄥ) ⒈ ?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親屬:曾祖父。曾孫。 ⒉ ?古同“增”,增加。 ⒊ ?竟,簡直,還( hái ):“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山、王屋何?”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曾 céng(ㄘㄥˊ) ⒈ ?嘗,表示從前經(jīng)歷過:曾經(jīng)。未曾。何曾。曾幾何時(shí)。 ⒉ ?古同“層”,重( chǒng )。 異體字 曽 漢英互譯 ever 造字法 形聲:上形下聲 English already; sign of past |
曾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曾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