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均
- 拼音wǔ jūn
- 注音ㄨˇ ㄐ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均[ wǔ jūn ]
⒈ ?古代管理市場物價的官。西漢末王莽·新朝依托《周禮》古五均說,置五均官。五聲的韻調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管理市場物價的官。
引《逸周書·大聚》:“市有五均,早暮如一,送行逆來,振乏救窮。”
孔晁 注:“均,平也。言早暮一價?!?/span>
⒉ ?西漢 末 王莽 新朝 依托《周禮》古五均說,置五均官。
引《漢書·食貨志下》:“﹝ 王莽 ﹞乃下詔曰:‘夫《周禮》有賒貸,《樂語》有五均,傳記各有斡焉。今開賒貸,張五均,設諸斡者,所以齊眾庶,抑并兼也?!祆?長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,更名 長安 東西市令及 洛陽、邯鄲、臨甾、宛、成都 市長,皆為五均司市師?!?br />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:“其(《樂語》)文云:‘天子取諸侯之土以立五均,則市無二賈,四民常均,彊者不得困弱,富者不得要貧,則公家有餘,恩及小民矣?!?/span>
⒊ ?五聲的韻調。均,古“韻”字。
引《文選·張衡<思玄賦>》“考治亂於律均兮” 唐 李善 注引《樂葉圖徵》:“圣人往承天助,以立五均。均者,亦律調五聲之均也?!?/span>
五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均 | jūn | 土 | 7畫 | 基本字義 均 jūn(ㄐㄨㄣ) ⒈ ?平,勻,引申為調和:均衡。勢均力敵。平均。 ⒉ ?皆,都,老少均安。 ⒊ ?中國漢代計量單位,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。 ⒋ ?古同“韻”,和諧的聲音。 ⒌ ?〔均鐘〕古代樂器。 ⒍ ?古同“鈞”,造瓦器的轉輪。 異體字 勻 汮 鈞 韻 漢英互譯 all、equal、without exception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勻聲 English equal, even, fair; all, also |
五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