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諸
- 拼音fāng zhū
- 注音ㄈㄤ ㄓㄨ
- 繁體方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方諸[ fāng zhū ]
⒈ ?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
⒉ ?傳說中仙人住所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。
引《淮南子·覽冥訓(xùn)》:“夫陽燧取火於日,方諸取露於月?!?br />唐 陸龜蒙 《自遣》詩之十五:“月娥如有相思淚,秪待方諸寄兩行?!?br />明 李東陽 《又和王世賞韻》:“天臨華蓋春星近,月照方諸夜水清?!?br />清 龔自珍 《捕蜮第一》:“又用方諸取月中水洗眼,著純墨衣,則人反見蜮,可趨入蜮羣?!?/span>
⒉ ?傳說中仙人住所。
引南朝 梁 陶弘景 《真誥·協(xié)昌期一》:“方諸 正四方,故謂之 方諸,一面長一千三百里,四面合五千二百里,上高九千丈?!?br />南朝 梁 陶弘景 《真誥·協(xié)昌期一》:“方諸 東西面又各有 小方諸,去 大方諸 三千里, 小方諸 亦方面各三百里,周迴一千二百里,亦各別有青君宮室,又特多中仙人及靈鳥靈獸輩?!?br />南朝 梁武帝 《上云樂·方諸曲》:“方諸 上,上云人。業(yè)守仁,摐金集 瑤池,步光禮玉晨。霞蓋容長肅,清虛伍列真?!?br />《云笈七籤》卷七八:“縱賞三清,遨游五岳,往來 圓嶠,出入 方諸?!?br />清 繆艮 《沉秀英傳》:“秀英 香消玉損,已返 方諸?!?/span>
方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諸 | zhū | 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諸(諸) zhū(ㄓㄨ) ⒈ ?眾,許多:諸位。諸君。諸侯。 ⒉ ?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諸渤海之尾。 ⒊ ?猶“之”:“能事諸乎?”。 ⒋ ?猶“于”:“宋人事資章甫適諸越”。 ⒌ ?語助,無實在意義:“日居月諸,照臨下土”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諸 漢英互譯 all、various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者聲 English various, all, these; surname |
方 | fāng | 方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方 fāng(ㄈㄤ) ⒈ ?四個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方形的立體;正方形.長方形 ⒉ ?數(shù)學(xué)上指某數(shù)自乘的積:方根。平方。開方。 ⒊ ?人的品行端正:方正。方直。 ⒋ ?一邊或一面:方向。方面。 ⒌ ?地區(qū),地域:地方。方志。方言。方物。方圓。方隅(邊疆)。方輿(指領(lǐng)域,亦指大地)。 ⒍ ?辦法,做法,技巧:方式。方法。教導(dǎo)有方。貽笑大方。 ⒎ ?種,類:變幻無方。儀態(tài)萬方。 ⒏ ?為治療某種疾病而組合起來的若 |
方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方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