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召
- 拼音bì zhào
- 注音ㄅ一ˋ ㄓㄠ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辟召[ bì zhào ]
⒈ ?征召。
引證解釋
⒈ ?征召。參見“辟除”。
引《后漢書·鄭均傳》:“均 好義篤實(shí),養(yǎng)寡嫂孤兒,恩禮敦至。常稱病家廷,不應(yīng)州郡辟召?!?br />唐 陸贄 《請(qǐng)?jiān)S臺(tái)省長(zhǎng)官舉薦屬吏狀》:“漢 朝務(wù)求多士,其選不唯公府辟召而已,又有父任兄任皆得為郎。”
宋 葉適 《法度總論三·吏胥》:“漢 之公府掾、諸卿主事,辟召皆天下名士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跋王原吉<梧溪集>》:“江陰 王逢 原吉,元 末,不應(yīng)辟召?!?/span>
國(guó)語辭典
辟召[ bì zhào ]
⒈ ?因才高名重受人薦舉,而被征召授以職位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二七·鄭均傳》:「常稱病家廷,不應(yīng)州郡辟召。」
《文獻(xiàn)通考·卷三九·選舉考一二》:「以鄉(xiāng)舉里選循序而進(jìn)者,選舉也;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,辟召也?!?/span>
辟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召 | zhào shào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召 zhào(ㄓㄠˋ) ⒈ ?召喚:召集。召見。 ⒉ ?召致,引來:召禍。召人怨。 其他字義 召 shào(ㄕㄠˋ) ⒈ ?古通“邵”,古邑名,在今中國(guó)陜西省岐山縣西南。(三)姓氏。 異體字 邵 漢英互譯 call together、convene、summon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刀聲 English imperial decree; summon |
辟 | bì pì | 辛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辟 bì(ㄅ一ˋ) ⒈ ?君主:復(fù)辟。 ⒉ ?指君主招來,授予官職:辟召。辟引。辟書。辟除(征召推舉授官)。辟舉。 ⒊ ?古同“避”,躲,設(shè)法躲開。 ⒋ ?古同“睥”,睥睨。 其他字義 辟(闢) pì(ㄆ一ˋ) ⒈ ?開發(fā)建設(shè):開辟。 ⒉ ?駁斥,排除:辟邪。辟謠。辟蠹。 ⒊ ?透徹:精辟。透辟。鞭辟入里。 ⒋ ?法,刑:大辟(古代指死刑)。 異體字 嬖 避 闢 漢英互譯 break、keep away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尸、從辛、從口 English law, rule; open up, d |
辟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辟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