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雉
- 拼音wǔ zhì
- 注音ㄨˇ ㄓ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雉[ wǔ zhì ]
⒈ ?相傳少皞時掌工務(wù)的五個官名的合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相傳 少皞 時掌工務(wù)的五個官名的合稱。
引《左傳·昭公十七年》:“五雉為五工正,利器用,正度量,夷民者也。”
杜預(yù) 注:“五雉,雉有五種?!?br />孔穎達 疏:“雉聲近夷,雉訓夷,夷為平,故以雉名工正之官?!?br />或以為五種雉鳥各表示某一工種。 孔穎達 疏引 賈逵 曰:“西方曰鷷雉,攻木之工也;東方曰鶅雉,搏埴之工也;南方曰翟雉,攻金之工也;北方曰鵗雉,攻皮之工也; 伊 洛 而南曰翬雉,設(shè)五色之工也?!?br />北周 庾信 《周祀五帝歌·配帝舞》:“司正五雉,歌庸九川?!?/span>
五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雉 | zhì | 隹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雉 zhì(ㄓˋ) ⒈ ?鳥,雄的羽毛很美,尾長;雌的淡黃褐色,尾較短。善走,不能久飛。肉可食,羽毛可做裝飾品。通稱“野雞”。 ⒉ ?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,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。 ⒊ ?城墻:雉堞。 異體字 兕 垁 埃 搱 鴙 鶨 漢英互譯 pheasant English pheasant; crenellated wall 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五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