禹孫
- 拼音yǔ sūn
- 注音ㄩˇ ㄙㄨㄣ
- 繁體禹孫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禹孫[ yǔ sūn ]
⒈ ?藥草名。澤瀉的別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藥草名。澤瀉的別稱。
引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八·澤瀉》:“去水曰瀉,如澤水之瀉也, 禹 能治水,故曰禹孫。”
禹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禹 | yǔ | 丿 | 9畫 | 基本字義 禹 yǔ(ㄩˇ) ⒈ ?傳說中國夏代的第一個(gè)君主,他曾經(jīng)治過洪水:禹域(指中國的疆域)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造字法 象形字:象蟲形 |
孫 | sūn xùn | 子 | 6畫 | 基本字義 孫(孫) sūn(ㄙㄨㄣ) ⒈ ?兒子的兒子:孫子。孫女。 ⒉ ?跟孫子同輩的親屬:外孫。侄孫(侄兒的子女)。 ⒊ ?孫子以后的各代:曾( zēng )孫(孫子的子女)。玄孫(曾孫的子女)。子孫(兒子和孫子,泛指后代)。王孫(貴族的子孫后代)。 ⒋ ?植物再生成孳生的:孫竹(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)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孫(孫) xùn(ㄒㄨㄣˋ) ⒈ ?古同“遜”。 異體字 孫 漢英互譯 grandson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grandchild, descendent; sur |
禹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禹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