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耳
- 拼音xǐ ěr
- 注音ㄒ一ˇ ㄦ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洗耳[ xǐ ěr ]
⒈ ?表示厭聞污濁之聲。形容專心地、恭敬地傾聽。
引證解釋
⒈ ?表示厭聞污濁之聲。
引《孟子·盡心上》“古之賢士,何獨(dú)不然” 漢 趙岐 注:“樂道守志,若 許由 洗耳,可謂忘人之勢(shì)矣?!?br />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許由》:“堯 讓天下於 許由 ……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陽, 箕山 之下,終身無經(jīng)天下色。 堯 又召為九州長(zhǎng), 由 不欲聞之,洗耳於 潁水 濱?!?br />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十:“﹝ 李建勛 ﹞嘗畜一玉磬,尺餘,以沉香節(jié)安柄,叩之,聲極清越??陀姓劶扳字Z者,則擊玉磬數(shù)聲於耳??突騿栔?,對(duì)曰:‘聊代洗耳?!?br />清 顧炎武 《寄次耕時(shí)被薦在燕中》詩:“洗耳 苕水 濱,叩舷歌《採菱》。”
⒉ ?形容專心地、恭敬地傾聽。
引宋 王邁 《送族侄千里歸漳浦》詩:“洗耳候凱音,嘉節(jié)迫吹帽。”
元 周權(quán) 《秋霽》詩:“酒醒誰鼓《松風(fēng)操》,炷罷爐熏洗耳聽?!?br />清 李漁 《巧團(tuán)圓·得妻》:“如今細(xì)説一番,待小生洗耳聽者。”
國(guó)語辭典
洗耳[ xǐ ěr ]
⒈ ?本指堯聘許由為九州長(zhǎng),許由厭聞世事,洗耳于潁水濱。見晉·皇甫謐《高士傳·卷上·許由》。后比喻不愿過問世事。
引《文選·桓溫·薦譙元彥表》:「故有洗耳投淵,以振玄邈之風(fēng)。」
《文選·孔稚珪·北山移文》:「躅于蕙路,污淥池以洗耳?!?/span>
⒉ ?比喻專心、恭敬的聆聽。
引元·周權(quán)〈秋霽〉詩:「酒醒誰鼓松風(fēng)操,炷罷爐薰洗耳聽。 」
洗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洗 | xǐ xiǎn | 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洗 xǐ(ㄒ一ˇ) ⒈ ?用水去掉污垢:洗臉。洗涮。洗滌。洗澡。洗心革面(喻徹底悔改)。 ⒉ ?清除干凈:清洗。 ⒊ ?像水洗一樣搶光,殺光:洗劫。 ⒋ ?昭雪冤枉:洗雪。洗冤。 ⒌ ?照相的顯影定影:沖洗。洗印。 ⒍ ?玩牌時(shí)把牌攙和整理:洗牌。 ⒎ ?基督教接受個(gè)人入教時(shí)的儀式:受洗。洗禮。 ⒏ ?盛水洗筆的器皿:筆洗。 ⒐ ?把磁帶上的錄音或錄像去掉。 其他字義 洗 xiǎn(ㄒ一ㄢˇ) ⒈ ?同“冼”。 異體字 ? 灑 灑 漢英互譯 |
耳 | ěr | 耳 | 6畫 | 基本字義 耳 ěr(ㄦˇ) ⒈ ?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(通稱“耳朵”):耳背( bèi )。耳垂。耳鬢廝磨( mó )。耳穴。耳聰目明。耳濡目染。 ⒉ ?像耳朵的東西:木耳。銀耳。 ⒊ ?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:耳房。鼎耳。 ⒋ ?聽說:耳聞。耳軟。耳順(指年至六十,聽到別人的話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歲)。 ⒌ ?文言助詞,而已,罷了:想當(dāng)然耳。 ⒍ ?文言語氣詞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壯士不死則已,死即舉大名耳”。 漢英 |
洗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洗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