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何
- 拼音yú hé
- 注音ㄩˊ ㄏㄜˊ
- 繁體於何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于何[ yú hé ]
⒈ ?為何;如何。
⒉ ?什么。于,助詞。
引證解釋
⒈ ?為何;如何。
引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彼月而食,則維其常;此日而食,于何不臧?”
唐 王季友 《滑中贈(zèng)崔士瑾》詩:“十年前見君,甲子過我壽;于何今相逢,華髮在我后?”
⒉ ?什么。于,助詞。
引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林麓之饒,于何不有!”
晉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異類眾伙,于何不育!”
如何。 《墨子·非命上》:“故言必有三表。何謂三表? 子墨子 言曰:‘有本之者,有原之者,有用之者。於何本之?上本之於古者圣王之事。於何原之?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(shí)。於何用之?廢以為刑政?!?br />唐 韓愈 《贈(zèng)別元十八協(xié)律》詩之一:“何氏 之從學(xué),蘭蕙已滿畹。於何玩其光,以至歲向晚?!?/span>
國語辭典
于何[ yú hé ]
⒈ ?如何、怎么。
引《文選·潘岳·西征賦》:「嗟主暗而臣嫉,禍于何而不有?!?br />《文選·任昉·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》:「四海之議,于何逃責(zé)。」
于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于 | yú | 二 | 3畫 | 基本字義 于 yú(ㄩˊ) ⒈ ?介詞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榮譽(yù)歸于老師”;c.對,如“勤于學(xué)習(xí)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給,如“問道于盲”;f.自,從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動(dòng)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 ⒉ ?后綴(a.在形容詞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動(dòng)詞后,如“屬于未來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丂 虧 亐 於 漢英互譯 for、of、to、when、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, on, at; go to; surnam |
何 | hé hē hè | 亻 | 7畫 | 基本字義 何 hé(ㄏㄜˊ) ⒈ ?疑問代詞(a.什么,如“何人?”b.為什么,如“何必如此?”c.哪樣,怎樣,如“何不?”“何如?”d.哪里,如“何往?”e.發(fā)表反問,如“何樂而不為?”)。 ⒉ ?副詞,多么:何其壯哉! ⒊ ?姓。 其他字義 何 hē(ㄏㄜ) ⒈ ?古同“呵”,譴責(zé)。 其他字義 何 hè(ㄏㄜˋ) ⒈ ?古同“荷”,擔(dān)。 異體字 荷 漢英互譯 what、where、who、why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可聲 |
于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于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