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言
- 拼音qī yán
- 注音ㄑ一 一ㄢ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七言[ qī yán ]
⒈ ?指七字詩句。指七言詩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七字詩句。
引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章句》:“六言七言,雜出《詩》、《騷》?!?br />《隋書·音樂志上》:“《需雅》,八曲,七言。”
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閑情記趣》:“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,刻香為限,行立構(gòu)思……十六對中取七言三聯(lián),五言三聯(lián)?!?br />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杜少陵詩》:“凡七言多上四字相連,而下三字足之?!?br />魯迅 《朝花夕拾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:“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,從三言到五言,終于到七言。”
⒉ ?指七言詩。
引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朔 之文辭,此二篇最善。其餘有《封泰山》……八言、七言上下,《從公孫弘借車》,凡 向 所録 朔 書具是矣?!?br />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:“八言、七言詩,各有上下篇?!?br />《陳書·江總傳》:“好學(xué),能屬文,於五言七言尤善?!?br />宋 嚴(yán)羽 《滄浪詩話·詩體》:“七言起於 漢武 柏梁?!?br />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(bǔ)遺》卷十:“不知 唐 人五言工,不必再工七言也;古體工,不必再工近體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七言[ qī yán ]
⒈ ?七個字的詩句。
引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章句》:「六言七言,雜出詩騷?!?/span>
⒉ ?七言詩。
引《陳書·卷二七·江總傳》:「好學(xué),能屬文,于五言七言尤善?!?/span>
七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言 | yán | 言 | 7畫 | 基本字義 言 yán(一ㄢˊ) ⒈ ?講,說:言說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歡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 zhòng )(一說就說到點子上)。 ⒉ ?說的話:言論。言辭(亦作“言詞”)。語言。言語。言簡意賅。 ⒊ ?漢語的字:五言詩。七言絕句。洋洋萬言。 ⒋ ?語助詞,無義:言歸于好?!把愿鎺熓?,言告言歸”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?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 相關(guān)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: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 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七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七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