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志
- 拼音yì zhì
- 注音一ˋ ㄓˋ
- 繁體異志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異志[ yì zhì ]
⒈ ?二心;叛離之心。
引證解釋
⒈ ?二心;叛離之心。
引《左傳·襄公十六年》:“荀偃 怒,且曰:‘諸侯有異志矣?!?br />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董卓 擁制強(qiáng)兵,將有異志。”
宋 沉作喆 《寓簡(jiǎn)》卷八:“夢(mèng)有神人謂曰:‘ 廷璋 忠實(shí)無異志,不可妄殺。’”
梁?jiǎn)⒊?《匈加利愛國(guó)者噶蘇士傳》第十二節(jié):“噶蘇士 既解印綬,旋察 古魯家 之異志,知事不可為,乃避難于 突厥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異志[ yì zhì ]
⒈ ?叛離的心意。
引《左傳·襄公十六年》:「荀偃怒,且曰:『諸侯有異志矣?!弧?br />《后漢書·卷七四上·袁紹傳》:「董卓擁制強(qiáng)兵,將有異志,今不早圖,必為所制。」
反同心 一心
⒉ ?超乎常人的心志。
引唐·張懷瓘《書斷·卷一·八分》:「王次仲上谷人,少有異志,早年入學(xué),屢有靈奇?!?/span>
異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志 | zhì | 心 | 7畫 | 基本字義 志(誌) zhì(ㄓˋ) ⒈ ?意向:志愿。志氣。志趣(志向和興趣)。志士(有堅(jiān)決意志和高尚節(jié)操的人)。志學(xué)。 ⒉ ?記在心里:志喜。志哀。永志不忘。 ⒊ ?記載的文字:雜志。志怪(記載怪異的事)。 ⒋ ?記號(hào):標(biāo)志。 ⒌ ?〈方〉稱輕重,量長(zhǎng)短、多少:志子。用碗志志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誌 痣 漢英互譯 ideal、keep in mind、mark、records、will 造字法 形聲:從心、士聲 English purpose, will, determination; annals |
異 | yì | 廾 | 6畫 | 基本字義 異 yì(一ˋ) ⒈ ?不同的:異乎。異說。異常。異己(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沖突的人)。異端(舊時(shí)指不符合正統(tǒng)思想的主張或教義,如“異異邪說”)。異化。異性。異樣。大同小異。異曲同工。 ⒉ ?分開:離異。異居。 ⒊ ?另外的,別的:異日。異地。異國(guó)。異鄉(xiāng)。異類。 ⒋ ?特別的:奇異。異聞。異彩。奇才異能(特殊的才能)。 ⒌ ?奇怪:驚異。詫異。怪異。 異體字 異 漢英互譯 different、other、separate、strange、surprise 相關(guān)字詞 |
異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