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鼠
- 拼音táng shǔ
- 注音ㄊㄤˊ ㄕㄨ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唐鼠[ táng shǔ ]
⒈ ?傳說中的鼠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傳說中的鼠名。 《藝文類聚》卷九五引《梁州記》:“聟水 北 聟鄉(xiāng)山 ……山有易腸鼠,一月三吐易其腸。
引束廣微 所謂唐鼠者也。”
唐鼠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唐 | táng | 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唐 táng(ㄊㄤˊ) ⒈ ?夸大,虛夸:荒唐。唐大無驗。 ⒉ ?空,徒然:功不唐捐(功夫不白費)。 ⒊ ?傳說中的中國朝代名,堯所建。 ⒋ ?朝代名:唐代。唐詩。唐僧。唐人。唐三彩。后唐。 ⒌ ?古代朝堂前或宗廟門內(nèi)的大路。 ⒍ ?古同“螗”,指蟬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啺 塘 漢英互譯 T'ang 造字法 形聲 |
鼠 | shǔ | 鼠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鼠 shǔ(ㄕㄨˇ) ⒈ ?哺乳動物的一科,門齒終生持續(xù)生長,常借嚙物以磨短,繁殖迅速,種類甚多,有的能傳播鼠疫等病原,并為害農(nóng)林草原,盜食糧食,破壞貯藏物、建筑物等(俗稱“耗子”):老鼠。鼠膽。鼠目寸光。投鼠忌器。鼠輩。 ⒉ ?隱憂:鼠思。 異體字 ? 鼡 漢英互譯 rat 造字法 象形:像鼠之形 English rat, mouse; KangXi radical 208 |
唐鼠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唐鼠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