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士
- 拼音cè shì
- 注音ㄘㄜˋ ㄕˋ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策士[ cè shì ]
⒈ ?善于運用計謀的人;謀士。
英conspirator; machinator; plotter;
引證解釋
⒈ ?本指 戰(zhàn)國 時代游說諸侯的縱橫之士,后泛指出計策、獻謀略的人。
引《史記·樗里子甘茂列傳論》:“雖非篤行之君子,然亦 戰(zhàn)國 之策士也?!?br />唐 柳宗元 《沛國漢原廟銘》序:“曲逆 起為策士,輔成帝圖?!?br />曲逆,曲逆侯 陳平,漢高祖 謀臣。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四:“雖聞北虜孱而妄弱,豈無強梁宗屬與夫謀臣策士引先發(fā)制人之説,造此釁端?”
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術(shù)智·徐道覆》:“嗚呼,奇才策士,鬱鬱不得志,而狼藉以死者,比比矣?!?br />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八篇:“蓋 吳 蓄深謀,偏好策士,故文辯之士,亦常有縱橫家遺風(fēng),詞令文章,并長辟闔,猶 戰(zhàn)國 游士之説也。”
⒉ ?策試士人。
引宋 曾慥 《高齋漫錄》:“崇 觀 以后,以言為諱, 宣和 辛丑策士,偶詢時務(wù)。”
元 黃溍 《日損齋筆記·辯史之十五》:“殊不思兩年皆非策士之歲。”
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今日圣上臨軒策士,只得在此祗候?!?br />《清史稿·禮志八》:“順治 初,會試中式舉人集 天安門 考試,十五年,改試 太和殿 丹墀,定臨軒策士制。”
國語辭典
策士[ cè shì ]
⒈ ?有計謀的人。
引《史記·卷七一·樗里子甘茂傳》太史公曰:「雖非篤行之君子,然亦戰(zhàn)國之策士也?!?/span>
⒉ ?對策取士之制。
引清·徐師曾《文體明辨序說·策》:「夫策士之制,始于漢文,鼌錯所對,蔚為舉首。」
英語strategist, counsellor on military strategy
德語Stratege (S)?
策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士 | shì | 士 | 3畫 | 基本字義 士 shì(ㄕˋ) ⒈ ?古代統(tǒng)治階級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:士族。士大夫。 ⒉ ?舊時指讀書人:士子。士民。學(xué)士。 ⒊ ?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:士女。 ⒋ ?對人的美稱:志士。烈士。女士。 ⒌ ?軍銜的一級,在尉以下;亦泛指軍人;上士。士兵。士卒。士氣。 ⒍ ?稱某些專業(yè)人員:醫(yī)士。護士。 ⒎ ?姓。 漢英互譯 bachelor、person、scholar、soldier 造字法 會意:從一、從十 English scholar, gentleman; soldier |
策 | cè | 竹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策 cè(ㄘㄜˋ) ⒈ ?古代的一種馬鞭子,頭上有尖刺。 ⒉ ?鞭打:策馬。鞭策。 ⒊ ?激勵,促進:策動。策勉。 ⒋ ?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:簡策。 ⒌ ?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:策命。策免。策封。 ⒍ ?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:策論。策問。 ⒎ ?杖:策杖。 ⒏ ?中國數(shù)學(xué)上曾經(jīng)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,形狀與“籌”相似。 ⒐ ?計謀,主意,辦法:上策。獻策。決策。政策。策劃。束手無策。 ⒑ ?書法用字名稱,指仰橫。 ⒒ ?姓 |
策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策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