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理
- 拼音jiū lǐ
- 注音ㄐ一ㄡ ㄌ一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究理[ jiū lǐ ]
⒈ ?盡理。
⒉ ?推求道理。
⒊ ?追究。
引證解釋
⒈ ?盡理。
引《管子·大匡》:“智者究理而長慮,身得免焉?!?br />尹知章 注:“智者既盡理,而謀慮又長,故免於危亡?!?br />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二》:“奈何其無究理而任天也?!?br />《三國志·魏志·明帝紀》:“非所以究理盡情也?!?/span>
⒉ ?推求道理。
引《舊唐書·職官志二》:“﹝考課之法﹞有二十七最……其二十二曰:推步盈虛,究理精密,為歷官之最?!?br />元 劉伯亨 《朝元樂》套曲:“自尋思,閑究理。在地上者天,在天下者地?!?/span>
⒊ ?追究。
引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素秋》:“公子於憲府究理甚急,邑官皆奉嚴令, 甲 知不可復匿,始出,至公堂實情盡吐?!?/span>
國語辭典
究理[ jiù lǐ ]
⒈ ?探求道理。
引《三國志·卷三·魏書·明帝紀》:「或辭未出而獄以報斷,非所以究理盡情也?!?br />《舊唐書·卷四三·職官志二》:「其二十二曰推步盈虛,究理精密,為歷官之最。」
⒉ ?真正的道理或原委。
例如:「不明究理」。
究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理 | lǐ | 王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理 lǐ(ㄌ一ˇ) ⒈ ?物質(zhì)本身的紋路、層次,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條理。事理。 ⒉ ?事物的規(guī)律,是非得失的標準,根據(jù)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論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氣壯。 ⒊ ?自然科學,有時特指“物理學”:理科,數(shù)理化。理療。 ⒋ ?按事物本身的規(guī)律或依據(jù)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加工、處置:理財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??偫?。 ⒌ ?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(yīng):理睬。答理。 ⒍ ?古代指獄官、法官。 |
究 | jiū | 穴 | 7畫 | 基本字義 究 jiū(ㄐ一ㄡ) ⒈ ?推求,追查:研究。推究。講究。追究。深究。有案必究。 ⒉ ?極,到底:究竟(a.到底,如“究究想干什么?”b.結(jié)果,如“大家都想知道個究究”)。終究。 異體字 竅 ? 漢英互譯 after all、investigate 造字法 形聲:從穴、九聲 English examine, investigate |
究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究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