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家
- 拼音shān jiā
- 注音ㄕㄢ ㄐ一ㄚ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山家[ shān jiā ]
⒈ ?山野人家。隱士。佛教天臺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稱。泛指僧道者流。
引證解釋
⒈ ?山野人家。
引《南史·賊臣傳·侯景》:“山家小兒果攘背, 太極殿 前作虎視。”
唐 杜甫 《從驛次草堂復(fù)至東屯茅屋》詩之二:“山家蒸栗暖,野飯射麋新?!?br />明 高啟 《一剪梅·閑居》詞:“竹門茅屋槿籬笆,道似田家,又似山家。”
清 唐孫華 《夏日園居雜詠》之三:“芳枳疎藤插架斜,居然風(fēng)物似山家?!?/span>
⒉ ?隱士。 魏野,見《宋史·隱逸傳上》。
引宋 梅堯臣 《九華隱士居陳生寄松管筆》詩:“一獲山家贈,令吾媿汝曹。”
清 張爾岐 《蒿庵閑話》卷一:“又古人名刺,相見后亦還之。 魏野 留 富鄭公 名刺,作山家之寶,亦以 鄭公 故,非通例也。”
⒊ ?泛指僧道者流。
引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詩文三·吳東昇》:“年八十,臨終作詩曰:‘……念我行藏?zé)o大過,請僧超度有何功?掘坑埋了平生愿,休信山家吉與兇?!?br />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鄢趙爭寵》:“同去山家走一遭……實不相瞞,學(xué)生為老母有疾,特求 赤肚子 僊丹?!?/span>
⒋ ?佛教天臺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稱。參見“山家宗”。
引呂澂 《中國佛學(xué)源流略講·宋代佛教》:“意見終于不能一致,而分裂為兩派, 知禮 等稱為山家,即稱 晤恩 等為山外?!?/span>
國語辭典
山家[ shān jiā ]
⒈ ?山野人家。
引《南史·卷八〇·賊臣傳·侯景傳》:「山家小兒果攘背,太極殿前作虎視?!?br />唐·杜甫〈從驛次草堂復(fù)至東屯茅屋〉詩二首之二:「山家蒸栗暖,野飯射麋新。」
⒉ ?謙稱自己家里。
引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:「荷和雅兮感甘羞,山家寂寞兮難久留。」
⒊ ?中國佛教天臺宗在宋代分成山家和山外兩派。山家派傳承知禮的學(xué)說,認(rèn)為金光明玄 義廣本是智?真作。主張修觀,唯觀妄念。因住在山城之內(nèi),故稱為「山家」。并由 日僧最澄傳入日本。
引《四明尊者教行錄·卷三》:「延慶座主出山家教義凡三十條,褰絳幃問諸子?!?/span>
山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家 | jiā jia jie | 宀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家 jiā(ㄐ一ㄚ) ⒈ ?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:家庭。家眷。家長( zhǎng )。家園。家譜。家塾。家鄉(xiāng)。家風(fēng)。家訓(xùn)。家規(guī)。家喻戶曉。如數(shù)家珍。 ⒉ ?家庭所在的地方:回家。老家。安家。 ⒊ ?居?。骸翱梢约已伞?。 ⒋ ?對人稱自己的尊長、親屬:家祖。家父。家翁。家母。家慈。 ⒌ ?家里養(yǎng)的,不是野生的:家畜。家禽。 ⒍ ?經(jīng)營某種行業(yè)的人家或有某種身份的人家:酒家。農(nóng)家。 ⒎ ?掌握某種專門學(xué)識或有豐富實踐經(jīng)驗 |
山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山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