嵞山
- 拼音tú shān
- 注音ㄊㄨˊ ㄕ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嵞山[ tú shān ]
⒈ ?即涂山。山名,即浙江省的會稽山。相傳夏禹大會諸侯于此。
⒉ ?即涂山。嵞山國,古國名,在今安徽省懷遠縣東南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 涂山。山名,即 浙江省 的 會稽山。相傳 夏禹 大會諸侯于此。
引《說文·屾部》:“嵞, 會稽山 也?!?br />段玉裁 注:“蓋 大禹 以前名 嵞山,大禹 以后則名 會稽山?!?/span>
⒉ ?即 涂山。嵞山國,古國名,在今 安徽省 懷遠縣 東南。參見“涂山”。
引《說文·屾部》:“嵞……一曰 九江 當涂 也?!?br />段玉裁 注:“一曰者,別一義。謂 嵞山 在 九江 當涂 也。 《地理志》:‘ 九江郡 當涂?!?應劭 曰:‘ 禹 所娶 涂山氏 國也?!?br />《楚辭·天問》:“禹 之力獻功,降省下土四方。焉得彼 嵞山 女,而通之于 臺桑 ?”
洪興祖 補注引 蘇鶚 《演義》云:“《文字音義》云:‘ 嵞山,古國名, 夏禹 娶之。’”
《宋書·樂志一》:“禹 省南土, 嵞山 之女令其妾候 禹 於 嵞山 之陽?!?/span>
嵞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嵞 | tú | 山 | 13畫 | 基本字義 嵞 tú(ㄊㄨˊ) ⒈ ?〔嵞山〕山名,同“涂山”,即“會稽山”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塗 峹 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嵞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嵞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