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時
- 拼音rì shí
- 注音ㄖˋ ㄕˊ
- 繁體日時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日時[ rì shí ]
⒈ ?日期與時辰。泛指日子,時間。猶及時,適時。猶時常,時時。
引證解釋
⒈ ?日期與時辰。
引《后漢書·方術(shù)傳上·樊英》:“嘗有暴風(fēng)從西方起, 英 謂學(xué)者曰:‘ 成都 市火甚盛?!蚝飨蚴?,乃令記其日時。客后有從 蜀 都來,云‘是日大火,有黑云卒從東起,須臾大雨,火遂得滅?!?/span>
⒉ ?泛指日子,時間。
引南朝 宋 鮑照 《代貧賤愁苦行》:“貧年忘日時,黯顏就人惜。”
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養(yǎng)氣》:“至如 仲壬 置硯以綜述, 叔通 懷筆以專業(yè),既暄之以歲序,又煎之以日時?!?/span>
⒊ ?猶及時,適時。
引《莊子·外物》:“春雨日時,草木怒生?!?br />成玄英 疏:“青春時節(jié),時雨之日,凡百草木,萌動而生。”
⒋ ?猶時常,時時。
引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三》:“叔文 日時至此商量公事,若不得此院職事,即無因而至矣?!?/span>
日時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時 | shí | 日 | 7畫 | 基本字義 時(時) shí(ㄕˊ) ⒈ ?一切事物不斷發(fā)展變化所經(jīng)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⒉ ?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⒊ ?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⒋ ?現(xiàn)在的,當(dāng)前的:當(dāng)時。時下。時務(wù)。時宜。 ⒌ ?常常:時常。學(xué)而時習(xí)之。 ⒍ ?一年中的一季:時序。四時如春。 ⒎ ?舊時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十二分之一為一“時辰”,深夜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為“子時”,中午十一點至一點為“午時”。 ⒏ ?現(xiàn)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 |
日 | rì | 日 | 4畫 | 基本字義 日 rì(ㄖˋ) ⒈ ?離地球最近的恒星(亦稱“太陽”):日月星辰。日晷( guǐ )(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)。日珥。日薄西山(太陽快要落山了,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)。 ⒉ ?白天,與“夜”相對:日班。 ⒊ ?天,一晝夜:多日不見。今日。日程。 ⒋ ?某一天:紀(jì)念日。 ⒌ ?計算工作的時間單位,通常以八小時或六小時為一個工作日。 ⒍ ?時候:春日。往日。 ⒎ ?每天,一天一天地:日記。日益。 ⒏ |
日時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日時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