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蠻
- 拼音ā mán
- 注音ㄚ ㄇㄢˊ
- 繁體阿蠻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阿蠻[ ā mán ]
⒈ ?唐女伶名。
⒉ ?泛指女伶。
⒊ ?指唐白居易女侍小蠻。白居易嘗有“櫻桃樊素口,楊柳小蠻腰”之句。
⒋ ?楊貴妃的小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唐 女伶名。
引宋 樂史 《楊太真外傳》卷上:“時 新豐 初進女伶 謝阿蠻,善舞,上與妃子鐘念,因而受焉?!?br />《古今小說·楊謙之客舫遇俠僧》:“馬上琵琶催去急, 阿蠻 空恨艷陽春。”
⒉ ?指 唐 白居易 女侍 小蠻。白居易 嘗有“櫻桃 樊素 口,楊柳 小蠻 腰”之句。
引清 趙文哲 《探春·新柳》詞:“一捻腰支,二分眉嫵,絶憶 阿蠻 嬌小?!?/span>
⒊ ?楊貴妃 的小名。
引唐 羅隱 《帝幸蜀》詩:“馬嵬 山色翠依依,又見鑾輿幸 蜀 歸。泉下 阿蠻 應(yīng)有語,這迴休更怨 楊妃?!?br />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辯證八·楊妃小字》:“楊妃 小字,《外傳》諸書皆曰 玉環(huán)?!耳Q林玉露》載 唐 狄昌 詩曰:‘ 馬嵬 煙柳正依依,又見鸞輿幸 蜀 歸。地下 阿蠻 應(yīng)有語,這回休更罪 楊妃。’ 阿蠻 又似妃之小字。況 狄昌 唐 人,必知之真?!?/span>
阿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蠻 | mán | 蟲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蠻(蠻) mán(ㄇㄢˊ) ⒈ ?粗野,兇惡,不通情理:野蠻。蠻橫( hèng )。蠻不講理。 ⒉ ?愣,強悍:一味蠻干。 ⒊ ?中國古代稱南方各族:蠻荒。 ⒋ ?方言,相當(dāng)于“很”:蠻好。 異體字 蠻 漢英互譯 pretty、quite、rough、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barbarians; barbarous, savage |
阿 | ā ē | 阝 | 7畫 | 基本字義 阿 ?。è冢?⒈ ?加在稱呼上的詞頭:阿大。阿爺。阿爹。阿羅漢。阿毛。阿婆。阿弟。阿姊。 其他字義 阿 ē(ㄜ) ⒈ ?迎合,偏袒:阿附。阿其所好。阿諛逢迎。 ⒉ ?凹曲處:山阿。 造字法 形聲:從阝、可聲 |
阿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阿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