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志
- 拼音fàn zhì
- 注音ㄈㄢˋ ㄓ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梵志[ fàn zhì ]
⒈ ?梵語Brahmac?rin的意譯。指婆羅門。印度古代四個種姓之一。
⒉ ?梵語Brahmac?rin的意譯。古印度一切“外道”出家者的通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梵語意譯。指婆羅門。 印度 古代四個種姓之一。
引《舊唐書·西戎傳·天竺》:“俗皆徒跣。衣重白色,惟梵志種姓披白疊以為異。”
《翻譯名義集·外道》:“婆羅門……其人種類,自云從梵天口生,四姓中勝,獨取梵名,惟五 天竺 有,餘國即無。諸經(jīng)中梵志即同此名?!?/span>
⒉ ?梵語意譯。古 印度 一切“外道”出家者的通稱。
引《大智度論》卷五六:“梵志者,是一切出家外道。若有承用其法者,亦名梵志?!?br />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同泰僧正講》詩:“若人聆至寂,寄説表真冥;能令梵志遣,亦使群魔驚?!?br />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健馱邏國》:“初,尊者( 脇尊者 )之為梵志師也,年垂八十,捨家染衣?!?br />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<原道>闢佛老》:“如《寳云經(jīng)》所説,菩薩善解回轉(zhuǎn)外道方便。菩薩於外道中化作七梵志、尼犍就學(xué)經(jīng)法,精進勇猛,細(xì)密威儀,勝彼外道?!?/span>
梵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志 | zhì | 心 | 7畫 | 基本字義 志(誌) zhì(ㄓˋ) ⒈ ?意向:志愿。志氣。志趣(志向和興趣)。志士(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(jié)操的人)。志學(xué)。 ⒉ ?記在心里:志喜。志哀。永志不忘。 ⒊ ?記載的文字:雜志。志怪(記載怪異的事)。 ⒋ ?記號:標(biāo)志。 ⒌ ?〈方〉稱輕重,量長短、多少:志子。用碗志志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誌 痣 漢英互譯 ideal、keep in mind、mark、records、will 造字法 形聲:從心、士聲 English purpose, will, determination; annals |
梵 | fàn | 木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梵 fàn(ㄈㄢˋ) ⒈ ?關(guān)于古代印度的:梵語(印度古代的一種語言)。梵文(印度古代的文字)。 異體字 檒 芃 造字法 形聲:從林、凡聲 English Buddhist, Sanskrit |
梵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梵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