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士
- 拼音sú shì
- 注音ㄙㄨˊ ㄕ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俗士[ sú shì ]
⒈ ?庸俗不高尚的人。
⒉ ?見識淺陋的人。
⒊ ?未出家的世俗之士。
引證解釋
⒈ ?庸俗不高尚的人。
引《后漢書·文苑傳·劉梁》:“常疾世多利交,以邪曲相黨,乃著《破羣論》。時之覽者,以為‘ 仲尼 作《春秋》,亂臣知懼;今此論之作,俗士豈不愧心?!?br />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請迴俗士駕,為君謝逋客?!?br />《南史·循吏傳·何遠》:“其所會遇,未嘗以顏色下人。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。其清公實為天下第一?!?/span>
⒉ ?見識淺陋的人。
引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“諸葛孔明 者,臥龍也,將軍豈愿見之乎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《襄陽記》:“德操 曰:‘儒生俗士,豈識時務?識時務者在乎俊杰。此間自有伏龍、鳳雛。’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記硯》:“或疑是 渾州 呂老 所作,而研首無‘呂’字,其製巧妙,非俗士所能為?!?br />魯迅 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四篇:“又有《對楚王問》,自辯所以不見譽于士民眾庶之故,先征歌曲,次引鯨鳳,以明俗士之不能知圣人?!?/span>
⒊ ?未出家的世俗之士。
引唐 韓愈 《別盈上人》詩:“山僧愛山出無期,俗士牽俗來何時?!?/span>
國語辭典
俗士[ sú shì ]
⒈ ?見識淺陋的人。
引《三國志·卷三五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陽記》:「儒生俗士,豈識時務,識時務者在乎俊杰?!?/span>
⒉ ?鄙俗的人。
引《文選·孔稚珪·北山移文》:「請回俗士駕,為君謝逋客?!?/span>
俗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俗 | sú | 亻 | 9畫 | 基本字義 俗 sú(ㄙㄨˊ) ⒈ ?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、禮節(jié)、習慣等:俗尚。風俗。習俗。約定俗成(指某種事物是由群眾通過長期實踐而認定形成)。 ⒉ ?大眾化的,最通行的,習見的:俗名。俗語。俗曲。雅俗共賞。 ⒊ ?趣味不高的,令人討厭的:俗氣。俗物。鄙俗。粗俗。庸俗。 ⒋ ?凡世間,相對于仙佛僧道:俗人。世俗。僧俗。凡夫俗子。 異體字 圱 圲 漢英互譯 common、convention、custom、secular、vulgar 相關字詞 雅、僧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谷聲 |
士 | shì | 士 | 3畫 | 基本字義 士 shì(ㄕˋ) ⒈ ?古代統(tǒng)治階級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:士族。士大夫。 ⒉ ?舊時指讀書人:士子。士民。學士。 ⒊ ?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:士女。 ⒋ ?對人的美稱:志士。烈士。女士。 ⒌ ?軍銜的一級,在尉以下;亦泛指軍人;上士。士兵。士卒。士氣。 ⒍ ?稱某些專業(yè)人員:醫(yī)士。護士。 ⒎ ?姓。 漢英互譯 bachelor、person、scholar、soldier 造字法 會意:從一、從十 English scholar, gentleman; soldier |
俗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俗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