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言
- 拼音liú yán
- 注音ㄌ一ㄡˊ 一ㄢˊ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流言[ liú yán ]
⒈ ?廣為流傳而無根據(jù)或來源的說法。
例久不相見,聞流言不信。——《禮記·儒行》
散布流言。
英gossip; rumor;
引證解釋
⒈ ?散布沒有根據(jù)的話。
引《書·金縢》:“武王 既喪, 管叔 及其羣弟乃流言於國?!?br />《三國演義》第六五回:“﹝ 楊松 ﹞遂使人流言云:‘ 馬超 意欲奪 四川,自為 蜀 主,與父報(bào)仇,不肯臣於 漢中?!?br />景耀月 《古詩》:“黃鳥汝如知,九寓正流言。”
⒉ ?沒有根據(jù)的話。多指背后議論、誣蔑或挑撥的話。
引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流言以對,寇攘式內(nèi)。”
朱熹 集傳:“流言,浮浪不根之言也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》:“有庶兄 管叔、蔡叔 將謀不軌,心忌 周公,反布散流言,説 周公 欺侮幼主,不久篡位?!?br />丁玲 《在醫(yī)院中》五:“陸萍 像害了病似的幾天沒有出來,而醫(yī)院里的流言卻四處飛。”
⒊ ?眾人流傳的話。
引《禮記·儒行》:“過言不再,流言不極?!?br />孔穎達(dá) 疏:“若聞流傳之言,不窮其根本所從出處也?!?br />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隗囂 與 援 共臥起,問以東方流言乃京師得失?!?/span>
國語辭典
流言[ liú yán ]
⒈ ?沒有根據(jù)的話,多用于毀謗他人。
引《荀子·大略》:「流丸止于甌臾,流言止于知者。」
《三國演義·第二回》:「張讓、段珪等流言于外,言公鴆殺董后,欲謀大事。」
近蜚言 浮言 讕言 謠言
英語rumor, gossip, to spread rumors
德語Gerede, Nachrede, Verleumdung (S)?
法語rumeur, commérage, racontar, ou?-dire, ragot, bruit qui court
流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言 | yán | 言 | 7畫 | 基本字義 言 yán(一ㄢˊ) ⒈ ?講,說:言說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歡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 zhòng )(一說就說到點(diǎn)子上)。 ⒉ ?說的話:言論。言辭(亦作“言詞”)。語言。言語。言簡意賅。 ⒊ ?漢語的字:五言詩。七言絕句。洋洋萬言。 ⒋ ?語助詞,無義:言歸于好。“言告師氏,言告言歸”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?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 相關(guān)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: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 |
流 | liú | 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流 liú(ㄌ一ㄡˊ) ⒈ ?液體移動(dòng)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淚。流程。流瀉。流質(zhì)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浹背。隨波逐流(隨著波浪起伏,跟著流水漂蕩,喻沒有主見,隨著潮流走)。 ⒉ ?像水那樣流動(dòng)不定:流轉(zhuǎn)( zhuǎn 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離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螢。 ⒊ ?傳播:流言。流傳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 xíng )。 ⒋ ?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 ⒌ ?像水流的東西:氣流。暖流。電流。 ⒍ |
流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