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銀
- 拼音bāo yín
- 注音ㄅㄠ 一ㄣˊ
- 繁體包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包銀[ bāo yín ]
⒈ ?舊指戲班按合同付給演員的工薪。
英actor's monthly wages; contracted payment;
引證解釋
⒈ ?元 代對(duì)漢民戶所征收的賦稅項(xiàng)目之一。
引《元典章·圣政二·均賦役》:“爰自包銀之法行,積弊到今,民力愈困?!?br />《元史·食貨志一》:“科差之名有二:曰絲科,曰包銀……包銀之法 憲宗 乙卯年始定之。初漢民科納包銀六兩。”
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元泰定帝泰定二年》:“除 江 淮 創(chuàng)科包銀?!?/span>
⒉ ?舊時(shí)戲班班主或戲院經(jīng)理人根據(jù)合同按期付給演員或戲班的定額酬金。
引洪深 《歌女紅牡丹·電影故事》:“饋以包銀所得,作獄中用度。”
國語辭典
包銀[ bāo yín ]
⒈ ?舊時(shí)戲院按時(shí)付給劇團(tuán)或主要演員約定的酬勞。也作「包金」。
英語contracted payment (esp. actors' salary in former times)?
法語paiement contracté
包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銀 | yín | 钅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銀(銀) yín(一ㄣˊ) ⒈ ?一種金屬元素,可以制貨幣和器皿、電子設(shè)備、感光材料、裝飾品等:銀子。銀杯。銀牌。 ⒉ ?舊時(shí)用銀鑄成塊的一種貨幣:銀幣。銀錠。銀洋。銀錢。銀圓(亦作“銀元”)。銀號(hào)(規(guī)模較大的錢莊)。銀行( hāng )。銀票。 ⒊ ?像銀的顏色:銀白。銀發(fā)( fà )。銀河(亦稱“天河”、“銀漢”)。銀樣镴槍頭(喻表面還不錯(cuò),實(shí)際上不中用,好像顏色如銀子的錫镴槍頭一樣)。 ⒋ ?古同“垠”,邊。 ⒌ ?姓 |
包 | bāo | 勹 | 5畫 | 基本字義 包 bāo(ㄅㄠ) ⒈ ?用紙、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:包裝。包餃子。 ⒉ ?包好了的東西:郵包。背( bèi )包。 ⒊ ?裝東西的袋:書包。皮包。 ⒋ ?容納在內(nèi),總括在一起:包括。包舉(總括)。包容。包涵。包羅萬象。無所不包。 ⒌ ?總攬,負(fù)全責(zé):包銷。包攬。 ⒍ ?保證:包賠。包在我身上。 ⒎ ?約定的,專用的:包飯。包工。 ⒏ ?圍:包圍。包剿。 ⒐ ?一種帶餡的蒸熟的面食:包子。糖包兒。 ⒑ ?身體上腫起的疙瘩:膿包。 |
包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包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