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粟
- 拼音jī sù
- 注音ㄐ一 ㄙ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肌粟[ jī sù ]
⒈ ?因遇驚恐或寒冷而在皮膚上隆起小疙瘩。
引證解釋
⒈ ?因遇驚恐或寒冷而在皮膚上隆起小疙瘩。
引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董生》:“待之既久,足冰肌粟,故借被以自溫耳?!?br />許杰 《鄰居》四:“本來是不十分膽大的 金龍 現(xiàn)在聽他們說著,雖然不同小孩兒一樣的怕懼,但周身也曾經(jīng)起了一次肌粟?!?/span>
肌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粟 | sù | 米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粟 sù(ㄙㄨˋ) ⒈ ?一年生草本植物,子實(shí)為圓形或橢圓小粒。北方通稱“谷子”,去皮后稱“小米”:粟子。滄海一粟。 ⒉ ?古代泛稱谷類:重( zhòng )農(nóng)貴粟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栗 ? 漢英互譯 millet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unhusked millet; grain |
肌 | jī | 月 | 6畫 | 基本字義 肌 jī(ㄐ一) ⒈ ?人或動物體內(nèi)附著在骨頭上或構(gòu)成內(nèi)臟的柔軟物質(zhì),由許多纖維組成(通稱“肌肉”):肌膚。肌理。心肌。隨意肌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lesh、muscle、thew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幾聲 English muscle tissue; meat on bones |
肌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肌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