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目
- 拼音yī mù
- 注音一 ㄇ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目[ yī mù ]
⒈ ?一只眼睛;獨眼。一個網(wǎng)眼。一眼望去。
引證解釋
⒈ ?一只眼睛;獨眼。按, 南朝 宋 劉彧 封 湘東 王,獨眼。
引《晉書·殷仲堪傳》:“父病積年, 仲堪 衣不解帶,躬學醫(yī)術(shù),究其精妙,執(zhí)藥揮淚,遂眇一目?!?br />《南史·王偉傳》:“元帝 求而視之,檄云:‘ 項羽 重瞳,尚有 烏江 之?。?湘東 一目,寧為 赤縣 所歸。’帝大怒?!?/span>
⒉ ?一個網(wǎng)眼。
引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:“有鳥將來,張羅而待之,得鳥者羅之一目也?!?br />漢 禰衡 《鸚鵡賦》:“雖綱維之備設(shè),終一目之所加?!?/span>
⒊ ?一眼望去。
引宋 朱熹 《題翠壁》詩:“孤亭一目盡天涯,俯瞰煙村八九家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一目[ yī mù ]
⒈ ?一只眼。
引韓非子·說林上:「今有人見君,則睫其一目,奚如?」
⒉ ?一望、看一眼。
例如:「一目了然」。
⒊ ?神話傳說中的國名。
引《山海經(jīng)·海外北經(jīng)》:「一目國在其東,一目中其面而居?!?/span>
⒋ ?羅網(wǎng)的一孔。
引《淮南子·說山》:「有鳥將來,張羅而待之,得鳥者,羅之一目。」
⒌ ?下圍棋時,稱棋盤上每一個縱橫線的交點為「一目」。
⒍ ?一個條目。
例如:「一綱一目」。
一目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目 | mù | 目 | 5畫 | 基本字義 目 mù(ㄇㄨˋ) ⒈ ?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歷歷在目。目指氣使(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別人,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頤指氣使”)。 ⒉ ?看,視:目語。目論(喻沒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解)。 ⒊ ?想要達到的地點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(jié)果:目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 ⒋ ?大項中再分的小項:條目。綱舉目張。 ⒌ ?名稱:數(shù)目。巧立名目。 ⒍ ?標題:目錄。 ⒎ ?生物學分類系統(tǒng)上所用的等級之一,在“綱”以下,“科 |
一目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目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