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滯
- 拼音liú zhì
- 注音ㄌ一ㄡˊ ㄓˋ
- 繁體留滯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留滯[ liú zhì ]
⒈ ?亦作“留蹛”。
⒉ ?停留;羈留。
⒊ ?指扣留,強行留人。
⒋ ?擱置;阻塞。
⒌ ?指擱置之事。
⒍ ?屯積東西;積聚。
⒎ ?指身處困境。
⒏ ?指身處困境之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留蹛”。
⒉ ?停留;羈留。
引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是歲天子始建 漢 家之封,而太史公留滯 周南,不得與從事,故發(fā)憤且卒?!?br />唐 王建 《荊門行》:“壯年留滯尚思家,況復(fù)白頭在天涯?!?br />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道光 丙申,余留滯 嶺 外者,再閲歲矣。”
冰心 《六一姊》:“余媽 還舍不得走……她知道我萬不愿再留滯了,只得站起來謝了 六一姊,又和四圍的村婦紛紛道別?!?/span>
⒊ ?指扣留,強行留人。
引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即將該魂驗實放行,毋得勒索留滯?!?/span>
⒋ ?擱置;阻塞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高柔傳》:“﹝ 柔 ﹞處法允當(dāng),獄無留滯?!?br />《南史·王儉傳》:“令史諮事,賓客滿席, 儉 應(yīng)接銓序,傍無留滯。”
宋 司馬光 《乞與諸位往來商量公事札子》:“其執(zhí)政有欲商量公事者……所貴論議詳盡,事無留滯?!?br />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國際共同開發(fā)實業(yè)計劃》:“假使外國銀行先遵正當(dāng)之途……然后與政府訂契約,則事順易行,豈復(fù)有留滯之憂?”
⒌ ?指擱置之事。
引《北齊書·循吏傳·郎基》:“﹝ 基 ﹞后帶 潁川郡,積年留滯,數(shù)日之中剖判咸盡。”
⒍ ?屯積東西;積聚。
引《史記·平準(zhǔn)書》:“日者,大將軍攻 匈奴,斬首虜萬九千級,留蹛無所食。”
司馬貞 索隱:“留蹛無所食。墆(蹛)音迭,謂貯也。 韋昭 音滯,謂積也。又按《古今字詁》墆今‘滯’字,則墆與滯同。按,謂富人貯滯積穀,則貧者無所食也?!?br />《后漢書·段熲傳》:“匈奴 、種 羌,并擅其地,是為癕疽伏疾,留滯脅下,如不加誅,轉(zhuǎn)就滋大?!?/span>
⒎ ?指身處困境。
引《楚辭·東方朔<七諫·怨世>》:“年既已過太半兮,然埳軻而留滯?!?br />王逸 注:“言年已過五十,而輡軻沉滯,卒無所逢遇也?!?br />唐 杜甫 《引水》詩:“人生留滯生理難,斗水何直百憂寬。”
宋 司馬光 《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》詩:“知君留滯久,從此欲騰驤?!?/span>
⒏ ?指身處困境之人。
引《漢書·儒林傳序》:“臣謹(jǐn)案詔書律令下者……以治禮掌故以文學(xué)禮義為官,遷留滯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言治禮掌故之官,本以有文學(xué)習(xí)禮義而為之,又所以遷擢留滯之人。”
國語辭典
留滯[ liú zhì ]
⒈ ?停滯不前。也作「滯留」。
引《史記·卷一三〇·太史公自序》:「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,而太史公留滯周南,不得與從事,故發(fā)憤且卒?!?br />《西游記·第一二回》:「玄奘大喜,即便謝了恩,領(lǐng)了物事,更無留滯之意。」
留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滯 | zhì | 氵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滯(滯) zhì(ㄓˋ) ⒈ ?凝積,不流通,不靈活:停滯。滯留。滯銷。滯空。呆滯。滯產(chǎn)(產(chǎn)婦臨產(chǎn)后總產(chǎn)程超過30小時者)。滯針。滯下(痢疾的古稱)。 ⒉ ?遺落:“此有滯穗”。 異體字 滯 洔 漢英互譯 sluggish、stagnant 相關(guān)字詞 暢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block up, obstruct; stagnant |
留 | liú | 田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留 liú(ㄌ一ㄡˊ) ⒈ ?停止在某一個地方:停留。留學(xué)。留任。留級。留步。留守。留駐。 ⒉ ?注意力放在上面:留心。留神。留意。 ⒊ ?不忍舍棄,不忍離去:留連。留戀。 ⒋ ?不使離開:留客。留宿。挽留。拘留。 ⒌ ?接受:收留。 ⒍ ?保存:保留。留存。留別。留念。留后路。 異體字 榴 ? 畄 畱 漢英互譯 ask sb. to stay、grow、leave、remain、stay 相關(guān)字詞 去、離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stop, halt; stay, detain, keep |
留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留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