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服
- 拼音wǔ fú
- 注音ㄨˇ ㄈ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服[ wǔ fú ]
⒈ ?古代王畿外圍,以五百里為一區(qū)劃,由近及遠(yuǎn)分為侯服、甸服、綏服、要服、荒服,合稱五服。服,服事天子之意。古代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五等服式。謂高祖父、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、自身五代。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五種喪服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王畿外圍,以五百里為一區(qū)劃,由近及遠(yuǎn)分為侯服、甸服、綏服、要服、荒服,合稱五服。服,服事天子之意。又 周 稱侯、甸、男、采、衛(wèi)為五服。見《書·康誥》。
引《書·益稷》:“弼成五服,至于五千?!?br />孔 傳:“五服,侯、甸、綏、要、荒服也。服,五百里。四方相距為方五千里。”
⒉ ?古代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五等服式。
引《書·皋陶謨》:“天命有德,五服五章哉?!?br />孔 傳:“五服,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之服也?!?br />《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》:“辨吉兇之五服,車旗宮室之禁?!?br />鄭玄 注:“五服,王及公、卿、大夫、士之服。”
宋 王禹偁 《北狄來朝頌》:“荷旃披毳,安知五服之儀!”
⒊ ?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五種喪服。
引《禮記·學(xué)記》:“師無當(dāng)於五服,五服弗得不親?!?br />孔 傳:“五服,斬衰至緦麻之親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五服,斬衰也,齊衰也,大功也,小功也,緦麻也?!?/span>
⒋ ?謂高祖父、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、自身五代。
引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五九回:“黃麻子 道:‘同高祖還在五服之內(nèi),是親的,不算遠(yuǎn)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三七回:“雪漁 道:‘ 忠烈公 是五服之內(nèi)的先伯。’”
國語辭典
五服[ wǔ fú ]
⒈ ?五等喪服。分為斬衰、齊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五種,以親疏為差等。
⒉ ?古代王城外圍,每五百里為一區(qū)畫,共分侯、甸、綏、要、荒五等,稱為「五服」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益稷》:「弼成五服?!?/span>
⒊ ?天子、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的禮服的合稱。
引《書經(jīng)·皋陶謨》:「天命有德,五服五章哉?!?/span>
五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(shù)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(quán)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服 | fú fù | 月 | 8畫 | 基本字義 服 fú(ㄈㄨˊ) ⒈ ?衣裳:服裝。制服。 ⒉ ?穿衣裳:服喪。服用(a.指穿衣服、用器物;b.吃藥)。 ⒊ ?作,擔(dān)任:服務(wù)。服刑。服兵役。 ⒋ ?順從:信服。佩服。降( xiáng )服。服辯(舊指認(rèn)罪書)。服膺(牢記在胸中,衷心信服)。 ⒌ ?習(xí)慣,適應(yīng):不服水土。 ⒍ ?吃(藥):內(nèi)服。 ⒎ ?乘,用:服牛乘( chéng )馬。 ⒏ ?姓。 其他字義 服 fù(ㄈㄨˋ) ⒈ ?量詞,指中藥(亦作“付”):兩服藥。 異體字 箙 漢英互譯 be c |
五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