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柱
- 拼音yù zhù
- 注音ㄩˋ ㄓㄨ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玉柱[ yù zhù ]
⒈ ?石柱的美稱。
⒉ ?玉制的弦柱。亦指代琴、瑟、箏等弦樂器。
⒊ ?指額上隆起的筋肉。
⒋ ?筷子的美稱。
⒌ ?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。據(jù)說這是成道的征象。
⒍ ?中指的別稱。
⒎ ?山藥的別名。
⒏ ?饅頭的別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石柱的美稱。
引唐 杜甫 《朝享太廟賦》:“升降之際,見玉柱生芝?!?br />宋 王仲旉 《南都賦》:“金鋪絢日,玉柱凌煙?!?br />明 李夢陽 《秋懷》詩:“雕闌玉柱留天女,錦石秋花隱御舟?!?/span>
⒉ ?玉制的弦柱。亦指代琴、瑟、箏等弦樂器。
引《文選·江淹<別賦>》:“掩金觴而誰御,橫玉柱而霑軾?!?br />李善 注:“琴有柱,以玉為之?!?br />唐 楊巨源 《雪中聽箏》詩:“玉柱泠泠對寒雪,清商怨徵聲何切?!?br />南唐 馮延巳 《蝶戀花》詞:“誰把鈿箏移玉柱,穿簾燕子雙飛去。”
清 汪懋麟 《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韻》:“朱弦調(diào)玉柱,鐵撥轉(zhuǎn)檀槽。”
⒊ ?指額上隆起的筋肉。
引《隋書·高祖記上》:“額上有玉柱入頂,目光外射。”
⒋ ?筷子的美稱。
引南朝 梁 庾肩吾 《長安有狹斜行》:“三子俱來宴,玉柱擊清甌?!?/span>
⒌ ?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。據(jù)說這是成道的征象。
引元 無名氏 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鼻竅中兩行玉柱,頭直上萬道金光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羅祖》:“更數(shù)日而往,則玉柱下垂,坐化已久?!?br />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一回:“進去看他一看,只見他兩條玉柱拄在膝上,不知從幾時圓寂去了?!?/span>
⒍ ?中指的別稱。
⒎ ?山藥的別名。
引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四:“道人 沉天休 嘗言:‘頃年採藥其中,見一藤引蔓甚遠(yuǎn),而葉亦特大,疑其非也,乃共掘之,大如柱,長數(shù)尺,蓋亦山藥也,大莖可享半月,戲目為玉柱。其后玉柱之名稍著……鬻山藥者,利其易售,皆冒玉柱之名?!?/span>
⒏ ?饅頭的別名。
引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飲食·饅頭》:“《匯苑詳注》:玉柱、灌漿,皆饅頭之別稱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玉柱[ yù zhù ]
⒈ ?箏瑟等樂器上玉質(zhì)的系弦柱。
引《文選·江淹·別賦》:「掩金觴而誰御,橫玉柱而霑軾?!?/span>
⒉ ?對石柱的美稱。
引唐·杜甫〈朝享太廟賦〉:「升降之際,玉柱生芝?!?/span>
⒊ ?中指的別稱。參見「中指」條。
引《全唐詩·卷八七九·酒令·招手令》:「以鉤戟差玉柱之旁,潛虬闊玉柱三分?!?/span>
⒋ ?額上隆起的筋肉。
⒌ ?傳說中,修道者死后鼻腔所流出如柱狀的分泌物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七·羅祖》:「更數(shù)日而往,則玉柱下垂,坐化已久?!?/span>
玉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柱 | zhù | 木 | 9畫 | 基本字義 柱 zhù(ㄓㄨˋ) ⒈ ?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撐作用的構(gòu)件:柱子。柱石。頂梁柱。 ⒉ ?形狀像柱子的東西,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:水柱。柱臣(對國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)。 異體字 砫 漢英互譯 columniation、mast、pole、post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主聲 English pillar, post; support; lean on |
玉 | yù | 玉 | 5畫 | 基本字義 玉 yù(ㄩˋ) ⒈ ?石頭的一種,質(zhì)細(xì)而堅硬,有光澤,略透明,可雕琢成工藝品:玉石。玉器。玉璽(君主的玉印)。拋磚引玉。金玉良言。玉不琢,不成器。 ⒉ ?美,尊貴的,敬辭:玉泉。玉液(美酒)。玉言。玉姿。玉照(敬稱別人的照片)。玉宇(a.天空;b.瑰麗的宮闕殿宇)。亭亭玉立。金科玉律。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王 漢英互譯 jade、pure、fair、beautiful、handsome 造字法 象形:像繩子串著玉石 English jade, precious st |
玉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玉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