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言
- 拼音shēn yán
- 注音ㄕㄣ 一ㄢ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申言[ shēn yán ]
⒈ ?聲言。
例再三聲言。
英profess;
引證解釋
⒈ ?再次陳說;重復(fù)述說。
引《清波別志》卷下引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》:“康定 中, 王渙 為 荊王 元儼 翊善。王用度無節(jié), 渙 以書諫:方國家有邊患,宜助節(jié)用。王判其后曰:‘愁殺你,愁殺你!’他日申言之,又判曰:‘仰翊善,依翊善?!?br />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漢書注冗》:“顏師古 注《漢書》……有失之贅冗及不煩音釋者。其始遇字之假借,從而釋之。既云‘他皆類此’,則自是以降,固不煩申言。”
清 俞樾 《諸子平議·管子二》“請修兵革……內(nèi)修兵革”:“‘內(nèi)修兵革’亦宜作‘請修兵革’,蓋即上語而申言之也,涉下文‘內(nèi)奪民用’而誤?!?/span>
⒉ ?鄭重說明。
引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禮部一·吳仙居奪謚》:“于 請奪 吳 諡,疏末又申言請補故御史 楊爵 諡……以 楊 形 吳,見其褒貶恰當(dāng),可謂良工心苦矣?!?/span>
⒊ ?指明確地說。
引梁啟超 《論俄羅斯虛無黨》:“更申言之,則虛無黨之爭點,起于生計問題,而非起于政治問題?!?br />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政聞社宣言書》:“夫所謂改造政府,所謂反對專制,申言之,則不外求立憲政治之成立而已?!?/span>
⒋ ?猶聲言,公開地用語言或文字表示。 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》:“﹝ 曩占 ﹞燒滅 孟連,而自歸於 中國。
引永昌府 知府 楊重穀 與武弁謀,申言蠻反,討平之。遂置 古利宴 於極典以邀功?!?br />清 林則徐 《批駁余保純等為英商貨船聽候請照開盤會稟》:“‘搜查’二字,明是下策,何以來稟反作欣幸語氣,而一再申言之乎?”
沙汀 《淘金記》五:“白醬丹 再三申言要再請他吃一臺閑酒?!?/span>
申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言 | yán | 言 | 7畫 | 基本字義 言 yán(一ㄢˊ) ⒈ ?講,說:言說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歡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 zhòng )(一說就說到點子上)。 ⒉ ?說的話:言論。言辭(亦作“言詞”)。語言。言語。言簡意賅。 ⒊ ?漢語的字:五言詩。七言絕句。洋洋萬言。 ⒋ ?語助詞,無義:言歸于好?!把愿鎺熓希愿嫜詺w”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? 訁 讠 漢英互譯 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 相關(guān)字詞 行 造字法 指事:表示言從舌出 English 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 |
申 | shēn | 田 | 5畫 | 基本字義 申 shēn(ㄕㄣ) ⒈ ?地支的第九位,屬猴。 ⒉ ?用于記時:申時(下午三點至五點)。 ⒊ ?陳述,說明:申述。申斥。申辯。申冤。三令五申。申請。申報。 ⒋ ?重復(fù),一再:“申之以盟誓,重之以昏姻”。 ⒌ ?中國上海市的別稱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伸 漢英互譯 explain、express、state 造字法 象形:像電光閃爍之形 English to state to a superior, report; extend; 9th terrestrial branch |
申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申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