樊縶
- 拼音fán zhí
- 注音ㄈㄢˊ ㄓˊ
- 繁體樊縶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樊縶[ fán zhí ]
⒈ ?謂拘系于籠中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拘系于籠中。
引南朝 宋 鮑照 《野鵝賦》序:“有獻(xiàn)野鵝於 臨川王,世子愍其樊縶,命為之賦。”
明 何景明 《畫鶴賦》:“音獨(dú)唳以聞野,翼一飛而翀?zhí)?。見樊縶而恥嬰,仰海嶠而思騫。”
樊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縶 | zhí | 糸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縶(縶) zhí(ㄓˊ) ⒈ ?拴,捆:縶維(①原指拴住客人的馬以挽留客人,后指延攬、挽留人材;②束縛)。 ⒉ ?馬韁繩。 ⒊ ?拘捕,拘禁:縶拘。 異體字 縶 馽 造字法 形聲:從糸、執(zhí)聲 English confine, tie up; imprison, shackle |
樊 | fán | 木 | 15畫 | 基本字義 樊 fán(ㄈㄢˊ) ⒈ ?籠子:樊籠(關(guān)鳥獸的籠子,喻不自由的境地)。 ⒉ ?籬笆:樊籬(喻對事物的限制)。 ⒊ ?紛雜的樣子:“樊然淆亂”。 ⒋ ?姓 異體字 棥 造字法 形聲:上形下聲 English a railing; a fence an enclosed place |
樊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樊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