貽姍
- 拼音yí shān
- 注音一ˊ ㄕㄢ
- 繁體貽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貽姍[ yí shān ]
⒈ ?招致訕笑、非議。
引證解釋
⒈ ?招致訕笑、非議。
引明 王世貞 《藝苑卮言》卷三:“自昔倚馬占檄,橫槊賦詩, 曹孟德、李少卿、桓靈寶、楊處道 之外,能復(fù)有幾?自非本色,故足貽姍?!?/span>
貽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貽 | yí | 貝 | 9畫 | 基本字義 貽(貽) yí(一ˊ) ⒈ ?贈(zèng)給。 ⒉ ?遺留,留下:貽害。貽誤(使受到壞的影響)。貽訓(xùn)。貽笑大方(讓內(nèi)行見笑)。 異體字 貽 ? 漢英互譯 leave behind、present 造字法 形聲:從貝、臺(tái)聲 English give to, hand down, bequeath |
姍 | shān shàn | 女 | 8畫 | 基本字義 姍 shān(ㄕㄢ) ⒈ ?〔姍姍〕形容走路緩緩從容的樣子,如“姍姍來遲”。 其他字義 姍 shàn(ㄕㄢˋ) ⒈ ?古同“訕”,譏諷。 異體字 姍 ? 造字法 形聲:從女、冊(cè)聲 English slander; ridicule; proceed slowly |
貽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貽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