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公子
- 拼音ān gōng zǐ
- 注音ㄢ ㄍㄨㄥ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安公子[ ān gōng zǐ ]
⒈ ?隋宮中樂曲名,唐教坊曲名。見唐段安節(jié)《樂府雜錄》、唐崔令欽《教坊記》。
⒉ ?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,有八十字、一〇六字等六體。見《詞譜》卷十九。
⒊ ?曲牌名。南曲入正宮正曲,北曲入中呂調(diào)只曲。
引證解釋
⒈ ?隋 宮中樂曲名, 唐 教坊曲名。見 唐 段安節(jié) 《樂府雜錄》、 唐 崔令欽 《教坊記》。
⒉ ?詞牌名。雙調(diào),有八十字、一〇六字等六體。見《詞譜》卷十九。
⒊ ?曲牌名。南曲入正宮正曲,北曲入中呂調(diào)只曲。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安公子[ ān gōng zǐ ]
⒈ ?清末小說《兒女英雄傳》男主角安驥的外號(hào)。因個(gè)性靦腆害羞,故亦借喻具類似個(gè)性的年輕男子。
例如:「他動(dòng)不動(dòng)就小臉兒通紅,活似安公子再世?!?/span>
⒉ ?諷稱吸食安非他命毒品的青少年。
例如:「現(xiàn)今安公子人數(shù)遽增,產(chǎn)生不少社會(huì)問題?!?/span>
⒊ ?曲牌名。南曲入正宮正曲,北曲入中呂調(diào)只曲。
安公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(dòng)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(duì)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(duì)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(duì)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公 | gōng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公 gōng(ㄍㄨㄥ) ⒈ ?正直無私,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無私。 ⒉ ?共同的,大家承認(rèn)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 ⒊ ?國(guó)家,社會(huì),大眾:公共。公安(社會(huì)整體的治安)。公眾。公民。公論(公眾的評(píng)論)。 ⒋ ?讓大家知道:公開。公報(bào)。公然。 ⒌ ?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國(guó)周代指“太師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?!?;西漢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 ⒍ ?敬辭,尊稱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諸公 |
安 | ān | 宀 | 6畫 | 基本字義 安 ān(ㄢ) ⒈ ?平靜,穩(wěn)定:安定。安心。安寧。安穩(wěn)。安閑。安身立命。安邦定國(guó)。 ⒉ ?使平靜,使安定(多指心情):安民。安慰。安撫。 ⒊ ?對(duì)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:心安。安之若素(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?,F(xiàn)象像平常一樣對(duì)待,毫不在意)。 ⒋ ?沒有危險(xiǎn),不受威協(xié):平安。轉(zhuǎn)危為安。 ⒌ ?裝設(shè):安置。安家立業(yè)。 ⒍ ?存著,懷著(某種念頭,多指不好的):他安的什么心? ⒎ ?疑問詞,哪里:安能如此? ⒏ ?姓。 異體字 |
安公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安公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